张海峰
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将在西子湖畔华彩亮相。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和文化交流大舞台,每届亚运会都让人充满期待。
2010年,我有幸参与了广州第16届亚运会的采访报道,感受了亚运的激情与美丽,也看到了亚运大舞台上充满活力的新疆色彩。这份记忆,历久弥新。
我的广州亚运会记忆。(左为亚运会记者证,吊绳上的广州亚运会纪念徽章由主办方赠送。右为亚运志愿者赠送的关爱卡。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海峰摄
我记得,那一年的11月12日,在万众瞩目的开幕式上,正在北京读大学的苗豆豆一袭红裙,面带自信的微笑,走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前面,将“中国”引领牌举过胸前,从容优雅。远在乌鲁木齐的妈妈从电视上看到她后,激动不已:“为你骄傲,为咱新疆人争光了。”
我还记得,在这届亚运会上,新疆运动员分别在女子手球、马术盛装舞步和拳击3个项目中获得一金、一银、一铜的战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0年广州亚运会也见证了新疆体育的成长力量。
虽然广州和新疆相距几千公里,而我却感觉仿佛近在咫尺——因为在接待亚洲各国媒体的主新闻中心餐厅,我每天都能吃到新疆美食。亚运餐桌上的每一种食品都经过国际标准的严苛筛选,新疆美味的“硬核实力”可见一斑。
在那届亚运会上,我还遇到了两位新疆“老乡”,他们一位是负责安保工作的穆拉丁·阿里木,另一位是主新闻中心团队运行中心主管米日阿里木·阿不都艾尼。
穆拉丁在亚运主新闻中心多次被当做“外国人”,他会用一口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告诉对方:“我来自中国新疆。”香港记者听到他说着地道的广东话,会惊诧得半天合不上嘴。面对欧美记者,他用英语侃侃而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用漂亮的汉字写下自己的名字。
米日阿里木来自喀什,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新疆阿里”。那时,他刚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第一次来到广州,“第一次经历没有雪的冬天”,米日阿里木最初有点不适应,但同事们的关爱让他很快找到了家的感觉,他说:“咱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我感受着温暖,更应该为祖国做点什么。”亚运会上,他用出色的工作为祖国添彩。
在广州亚运会的6万赛会志愿者中,还有10位是来自新疆,还有还有……
时光如白驹过隙,13年前的亚运故事已成为美好的记忆。期待杭州亚运会更加精彩,期待更多更美的新疆故事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