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疆
烤包子整体口感是神奇的
有肉的醇香,表皮的酥香
以及底部略硬的馕香
点击音频收听《烤包子先生》
1
新疆的食物多以面食为主,面类的像拌面,炒面,黄面,汤面片,疙瘩汤,馓子等。饼类的如馕,饼干,肉馕,包子,胡萝卜卷,纳仁饼,羊肉焖饼,油酥馍馍等。这其中的某一种还可以继续因原材料,配菜,做法的不同分出更多叫法,譬如,水煮包子,烤包子,薄皮包子,煎炸包子。我最钟爱烤包子,外脆里酥,吃起来口感有点像是馕配肉,只不过烤包子的皮儿相较于馕更薄,且馅儿中的肉粒几乎是细末状态,隐约有皮芽子,胡椒,孜然等配料对其味道的加持。
说起烤包子我有一段和它相关的故事,在外求学第一年我非常想念家乡的食物,南方的饮食偏甜,在总是以米为主食的生活里,味蕾疯狂想念家乡的面食,最想念的是肉馕。少时,母亲常在家里做肉馕,她一次做很多张肉馕,一部分储存在冰箱里,上学期间一连几天中午的主食就是肉馕,母亲的肉馕先煎炸再蒸煮,因此不会腻味。
终于放暑假,父亲在车站接我,热烈地相拥过后,父亲急切地问我想吃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应:“烤包子!”或许是过于激动,我竟把肉馕说成了烤包子。父亲带我去了伊宁市当时顶有名的烤包子店。没一会,服务员端着装有二十个烤包子的盘子和一壶玫瑰花茶放到我们面前。烤包子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赶忙咽了两口唾液。我赶紧抓了一个大口咬了下去,那是真得够香,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早已饥肠辘辘的我,肚子和味蕾都得到了极大满足。
我激动地眼泪竟然掉了下来,烤包子表皮薄且咀嚼起来带一定的弹性,最奇妙的感觉应该是烤包子的上表皮和底部在柔软度上的反差,烤包子的底部偏厚也偏硬,咬起来嘎吱作响,所以烤包子整体口感是神奇的,有肉的醇香,表皮的酥香,以及底部略硬的馕香。
2
烤包子的肉馅儿不能全是瘦肉,否则咀嚼起来馅儿偏硬,且味道没有那么香,说白了就是欠了那么一点。一般肥肉和瘦肉的量各占一半,其它的馅料有羊尾巴油、洋葱、孜然粉,调味的还有精盐,胡椒。所有的馅料汇集后加一点水拌匀,包在皮里卷起来,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好的生包子可在馕坑里烤,也可在烤箱里烤,一般里外完全熟透只需要十余分钟。
当然,馕坑烤的烤包子有其与众不同的香,细心地刮掉底部的碳灰,忙不迭地咬一口,表皮满满的焦脆感,馅儿饱满的羊肉香,也有似曾相识的馕的酥香。烤箱里的烤包子就是火候的把握,不至于让烤包子底部发黑。烤箱里的烤包子是优雅的烤包子,油亮且撒了芝麻粒的表皮,芝麻粒集中的部分黄色的程度深,整个外围是均匀的淡黄,里里外外透露着不可一世的孤傲。这么说,不带任何偏见,烤箱里的烤包子是主妇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她双手灵巧地点播下,面粉,羊肉,洋葱,水,芝麻,孜然,盐巴等完美组合,再被主妇生活的热情剧烈地点燃,一盘烤包子走上了一家人的餐桌,进而满足了一家人的味蕾,充实一家人的生活。
烤包子还有一种叫做一把抓,新疆人调侃说一把抓是烤包子的弟弟,这就表示两者的做法类似。一把抓的外形有点像小小的马鞍,表皮酥脆,裹在其中的肉很鲜美,一般大人完全可以一口塞进去一个。当然,烤包子需要趁热吃,包裹在其中的肉馅儿的温度高于表皮的温度,因此一口一个也需要一定的胆量。
人们说到一把抓想到的大概率是喀什一把抓。一把抓如何得来?说白了它就是擀面师傅一把抓出来的,它的面皮比一般的烤包子要大,因此包馅时刚好可以一把抓住,也是一种技艺。另外,一把抓的长度较一般的烤包子略长,足够一个成年人捏在手心里,然后一口吃进嘴里。乌鲁木齐有家店已经成了网红,图片飘在各大网络中的一把抓,模样小巧,做得非常精致,还不让你一次买太多,我估摸是老板的一个促销方式,让顾客吃到刚刚好满足才会想念下一次的味道。这家店的一把抓皮薄肉多,味道综合了肉,皮芽子,胡椒,还有少许羊油,师傅装在牛皮纸袋子里递给食客,走在路上吃一个,驾车路口等红绿灯再吃一个,人和车还没到家,没来得及配一碗奶茶,牛皮纸袋就已见底了,留下的只有一把抓的余香,再者就是对下一口一把抓的想念。
走在新疆各地的大街小巷,没转几个巷子就能碰见一个卖烤包子的门面,有些店面主打馕附加卖烤包子,毕竟,馕和烤包子都能在馕坑里烤制。炎热的夏天吃一个烤包子,人的热情愈发高涨,敢与高温较真,寒冷的冬天吃一个烤包子,暖和身子也温暖味蕾,所以,烤包子确实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先生,带着它全部的热情,以新疆广袤土地上长出的面粉、洋葱、孜然,还有地道的羊肉,去征服更多人的味蕾,点燃更多人热爱生活的心。(文/阿娜尔·孜努尔别克)
作者(左):阿娜尔·孜努尔别克
新疆作家协会会员
主播(右):多向亚
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朗诵艺术学会会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