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疆
慢慢咀嚼着冰碴,
浑身的疲惫与暑气,
都会很快消失殆尽,
被烈日晒得发晕了的头脑,
立刻清醒了许多。
点击音频收听《在大巴扎吃过新疆冰激淋吗?》
眼下刚进入冬季,天气日渐寒冷,可我却想吃新疆特有的冰激凌——“沙朗刀克”了。
“沙朗刀克”也叫“都哈甫”,由于汉译书写的原因,它又有“傻朗多克”“沙朗多克”等名字。
“沙朗刀克”是维吾尔语,意为酸奶刨冰,是新疆民众尤其是南疆少数民族群众喜爱的一种饮品。
大冬天想着要吃刨冰,是因为我一见到冰碴,便会想到冰甜爽口的“沙朗刀克”。
今年盛夏,我还专门跑到二道桥寻找“沙朗刀克”。在国际大巴扎遇到一家卖“沙朗刀克”的,摊主熟练地用“冰凿”从“冰山”的一角上刨下半碗蚕豆大小的冰碴,用清水冲洗几遍后加入几勺酸奶,再加入少许蜂蜜和糖稀,端给我,可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抛冰!对了,摊主少了一道最为精彩的环节,将碗中的刨冰高高扬向一两米的空中,然后再十分精准地将空中那道弧线收入碗中,反复几次,那才是一碗地道的“沙朗刀克”。
笑着提醒摊主,摊主也笑了起来,“朋友,这个我做不好,难度有。”
他说着竟也试着将碗中的刨冰扬起来,等他用碗去接时,只见刨冰已散落在地上,引来旁边的顾客一片笑声。
这是个技术活,没有几年的工夫,是难以掌握的。
据说,最初的“沙朗刀克”,只有酸奶和冰块,由于二者均为凉性食物,许多人喝了之后会出现肠胃不适等现象,尤其是胃寒之人,经常食用极易患肠胃疾病。后来,有人无意间将砂糖放入其中,发现口味更佳,之后,又有人将砂糖熬制成糖稀加入之后更加爽口,同时因为糖稀属热性,在增加了口感的同时又解决了饮品过寒这一问题,这样一来,加入了糖稀之后的饮品变得更有营养,既爽口,又不伤身体。因此从那时起,这款酸奶刨冰饮品就被人们称为“沙朗刀克”,一直延续至今。
虽说“沙朗刀克”只是一种普通的民间饮品,却凝结着维吾尔族的聪明与智慧。
每年元旦前是南疆冬季最寒冷的日子,那段时间,地处南疆的许多水库、河流的冰面上,都会忙碌着一群群“打冰”人,他们利用各种自制的切割机器和运载设备将冰块从坚硬的冰面上切割下来,运回自家的地下冰窖进行储藏。待到来年的四,五月份,再将这些冰块,以每块四五十元的价格批发给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制作冷饮的商人,并以此养活一大家人。而那些大大小小的商贩,则通过一碗碗的“沙朗刀克”,一杯杯的冰激凌,养活了许多个家庭。
窖藏冰块有讲究。2004年,我曾在库车亲眼见过储藏冰块的冰窖,那个冰窖是我一个做家传冷饮生意的维吾尔族朋友阿里木家自用的,冰窖深有5米,长8米,宽6米,有点像汉族的菜窖,只是深了许多,从窖底往上可以依次摞十几块冰。阿里木的父亲艾海提将冰块错落有致地码放整齐,再将每两块冰中的缝隙用碎冰块抹平,不能有空气,唯有这样才能使冰窖中的温度保持恒定,若温度过高会使冰块融化,那才是真正的血本无归呢。
当我问及冰窖的诀窍时,阿里木告诉我,这种冰块的保存方法是他家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有很多窍门,但因他不想继承父业,所以,有些商业秘密他至今未能获得真传,所以不能告诉我。在当时,这一窖冰块,除了自家用的外,仅批发就可以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因此,也只有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才能够储备大量的冰块,因为切割设备、运输机械这些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投资,而一下拿出几十万元的人家在当时的南疆还是不多的。
新疆的维吾尔族不论老小,都爱喝“沙朗刀克”,因此,在南疆的大小城市,无论是游人如织的街道,还是地处偏僻的巷道,只要有维吾尔族,就会有卖“沙朗刀克”的凉棚,炎炎夏日里,坐在凉棚之下,慢慢咀嚼着冰碴,浑身的疲惫与暑气都会很快消失殆尽,被烈日晒得发晕了的头脑立刻清醒了许多。
卖“沙朗刀克”的人从来不用吆喝,因为不用走近,远远便能看见凉棚下桌子上那巨大的冰块,晶莹剔透,仿佛是冰山的一角遗落在了这炎炎之夏中,走得大汗淋漓的人们一进入凉棚,便已有一股凉气迎面扑来。
更有些商贩,为显示其正宗以招揽顾客,还会做出一些高难度的动作用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而乌鲁木齐经营“沙朗刀克”的,冰块则多是从冷库购买,省去了窖藏冰块的麻烦。但制作过程却还是秉持着传统。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上遇到的另外一个摊主玉素甫说,仅仅把冰碴和酸奶放在一起是算不上“沙朗刀克”的,简单的搅拌也达不到目的,只有用力抖动手腕,把冰碴酸奶一同甩出碗外,让它们充分结合,味道才是正宗的。
如今的“沙朗刀克”,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一碗简单的降暑饮品,而成为人们休闲、社交、联络感情的媒介。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喀什出差,途经库车,晚间无事,在县城街角见一卖冷饮的凉棚,便进去坐了下来,凉棚面积不算小,放了十余把条凳,并无桌子,还有一张维吾尔族喜爱的木床,可以坐人,来这里纳凉的人很多,几乎坐满了,男女老少都有,边吃边聊,摊主一边忙着制作果汁和“沙朗刀克”,一边招呼客人,头顶上悬挂着一台14寸的西湖牌黑白电视机,声音开得极大,虽然听不懂,但我清晰地记得,那天电视里播放的是《西游记》,许多人在看。我旁边有一对小情侣,男孩端着碗“沙朗刀克”,女孩拿着一杯果汁,两人边看电视边聊天,时而还相互交换下手中的饮品,其乐融融……我相信,对于那对情侣,那天的“沙朗刀克”和果汁,是他们此生中最甜蜜的记忆。
遗憾的是,现在的乌鲁木齐街头已经很少能找到卖“沙朗刀克”的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品牌冰激凌或是各式冷饮,“沙朗刀克”这种传统饮品在城市渐渐被遗忘。
但我还是喜欢“沙朗刀克”,因为它诞生的过程,制作的讲究,还有它背后甜蜜的故事。
冬季在乌鲁木齐基本看不到“沙朗刀克”,如果有,我一定要来碗,让身体里外都凉个透。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作者:李浩
(来源:天山领读者微信公众号)
主播:晓隽
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朗诵艺术学会会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