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己明明已竭尽心力,却仍是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其实,经营家庭和事业一样,都需要有正确的理念。
摆正自己与家人的位置,大事多理解,小事多包容,平时多沟通,才是维持家庭和睦的秘诀。
点击音频收听《越过越好的家庭,都有这些特点》
“当一个人步入中年,人生就不再是纵马奔驰,而是负重登山。”
人到中年累是常态,处理完繁忙琐碎的工作,还要打起精神应对无话可说的婚姻,无从管教的孩子。
很累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中:
为什么自己明明已竭尽心力,却仍是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
其实,经营家庭和事业一样,都需要有正确的理念。
摆正自己与家人的位置,大事多理解,小事多包容,平时多沟通,才是维持家庭和睦的秘诀。
在知乎看到一个提问,家有青春期的孩子是种什么体验?
有个高赞的回答写道:做父母最漫长的“受虐期”,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短短一句话,可谓道尽了无数父母的辛酸。
为人父母,我们都知道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但当这一天真来临时,却发现自己是如此茫然无助,既没做好准备,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
朋友的女儿从上初一起,开始变得不愿意再和她交流。
看到孩子心情不好,她想表达一下关心,得到的都是不耐烦的回应:“你知道什么?别老烦我好吗?”
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她想给点学习上的建议,结果换来的也都是嘲讽:“你什么都不懂,有什么资格来教我?”
前不久,她发现女儿晚上经常用电话手表和同学闲聊,为此母女间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气头之下,她摔掉了电话手表,把女儿气得暴跳如雷,冲过来想要动手跟她打架。
虽然当时被她先生劝阻住了,但那是第一次,她在女儿眼中看到了令自己触目惊心的恨意。
更料想不到的是,自那天起,她女儿索性就不起床上学了,任她用尽各种办法也无可奈何。
现在的她,被孩子折磨得筋疲力尽却又不敢放手,生怕自己再不加以管教,孩子可能就废了。
但其实,这段亲子关系中最根源的问题,正是在于她管得太多。
“那些青春期的脆弱自尊,轻易不得触碰,那极有可能成为对他或她一生的打扰。”
身处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无处安放,最痛恨自我领地被侵犯。
这时如果父母仍是习惯于以强权方式进行交流,造成相互对抗和伤害就是必然结果。
唯有学会把孩子当“领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接纳孩子改变,建立边界感。
过去,我们一看到孩子有叛逆行为就急于干涉纠正,现在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学会主动划清和孩子之间的界限。
想想当领导的人,有点小任性,发点小脾气,不是很正常吗?自己凭什么指手画脚呢?
放下父母身段,交还自主权。
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身为下属,本就不可以用强制、命令的方式和领导交流。
该做的,是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然后由“领导”自己来做决定。
要知道,往往领导最在意的,并不是你为ta做了多少事,而是你否尊重ta的权利。
保持意见统一,打造信任感。
当与领导产生意见分歧时,你会怎么做?当然不是立马去否定领导,制造冲突。
处理亲子矛盾也是如此,要在找到孩子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再考虑如何求同存异。
有时候,比起追究对错,让孩子知道你愿意给ta无条件的支持,才是赢得信任最好的方式。
听过一句话:一个好的爱人,可以减轻一半人间疾苦。
确实,能够拥有一个知冷知热、同悲同欢的另一半,无疑是人生莫大的幸运。
然而也恰恰是源于这份过高的期待,反而容易让人对婚姻心生失望。
工作中遇到烦恼找对方倾诉,本意是想得到安慰,结果换来的却只有几句敷衍式的回应。
心心念念地等到了结婚纪念日,本以为能收到惊喜,结果等来的却是完全被遗忘的淡漠。
但与之相比,更让人难过的是,你会发现,你越是指责,只会越加剧婚姻的隔阂。
不断成长,责任与日俱增,时间精力也变得越来越有限。
这个阶段,如果还对另一个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注定会既为难对方,又痛苦自己。
好的婚姻,都是一场合作共赢。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把另一半当成依赖,而是自己最好的搭档,最默契的同事。
明确责任分工,互不推诿。
心生委屈不满时,别再急于抱怨,而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思考:这是不是对方的责任?
根据彼此能力专长做好家庭职责分配,并懂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很多矛盾自会迎刃而解。
遵循契约精神,并肩作战。
把爱人当同事,达成合作联盟,是为了共享婚姻的收益和红利。
这样我们在遇到难关时,必然会想办法同舟共济,相互扶持,直到用最小的损失换取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练就肝胆相照的义气,戒掉斤斤计较的脾气。
学着将对同事的那份客气和尊重拿来和另一半相处,就很难有不和谐的关系。
况且人都难免犯错,与其针锋相对,不如适时让步,合理装傻,给对方留余地,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在遭遇亲子或婚姻危机时,便会忍不住生出这样的感慨:
这怎么比做事业还难?
大家都知道家庭的重要,但在潜意识深处,却又总是习惯于把家庭排在工作之后。
我们希望,家能成为自己放松的地方,休憩的港湾。
当我们在外奔波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哪怕不发一言,也能得到爱人无条件的支持与包容。
当我们为养家糊口辛苦工作赚钱,哪怕缺失一点陪伴,孩子也应该对自己心怀理解和感恩。
可是我们忘了,这些并非理所当然,更非唾手可得。
事实上,家庭关系之所以难处理,本质上就是源于家中的每个人都习惯了本位主义,以自我感受为中心。
今年的热播剧《熟年》中,身为大学教授的倪伟强,每天都生活在崩溃边缘。
在他看来,妻子春梅性格太过强势,对他管束太多,让他感觉人生备受禁锢,毫无自由可言。
为此,他选择为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先是离家出走,后来又决意提出离婚。
而站在春梅的角度来看,何尝不是满腹无奈。
自己这么多年,劳心费神,为了这个家几乎是付出所有,到头来得到的竟是丈夫的全盘否定。
两个人在工作上都有不错的成就,组合在一起,却把家庭过成了法庭,争吵不断,战火不休。
足见,经营婚姻从不比经营事业容易。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一开始它当成人生的一项重大项目来对待,像管理公司一样对待它。
打造共同愿景,相互扶持,一起成长。
正如公司发展需要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家庭的经营也离不开一致的努力方向。
有了这个目标,家庭成员才能拥有共同的使命与责任,建立起彼此协作、互助合作的意识。
当然,住在一个屋檐下,磕磕碰碰自是难免,所以建立沟通渠道也很重要。
可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增进彼此的认同,从而让矛盾与隔阂得到及时化解。
主动降低期待,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懂得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和睦的家庭也一样,需要戒掉过度期望,只注重对不同成员长处的发挥,让彼此都能在关系中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
如果你确实希望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最好的方式应该先调整自己而非要求别人。
你的境界变高了,格局变大了,自会和谁都相处融洽。
写在最后
都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九个字: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随着年岁增长,每个人对家的温暖和意义一定也都有了更深的体会。
可惜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总是存在巨大差异,期望越大,越容易让我们心生失望。
但要明白的是,抱怨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制造出更大的麻烦。
所以,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自己才是因,是一切的根源。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就想办法去维护和创造这样的家庭。
做一个智慧的人,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搬开脚下的绊脚石,让幸福如约而至。(来源 :帆书 原樊登读书)
主播:光静静
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