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疆丨昭苏乡村的冬夜
2024-01-10 11:08:28 石榴云/新疆日报

图片

品读新疆

我恍然不知道

自己是走进了冬天的更深处

还是走向了春天

点击音频收听《乡村的冬夜》


  有很多个冬天的夜里,无边的寂静里,雪花簌簌地敲打着窗子,炉火慢慢地在黑暗里舞动,像是隔着冷与暖的一场相知的对话。我总是这样听着,掖严厚厚的被子,沉沉睡去。冬夜的梦里总是一片洁白,仿佛有几朵雪花轻轻落在睡眠的边缘,所以,晨间起来时,炉火已燃尽,鼻尖还停着微微的凉。

  昭苏乡村的冬夜,又黑又静。星空浩瀚,低低垂着,那些最亮的星星总在院子里的大杨树枝头挂着。杨树是爸爸在上世纪70年代种下的。那时候我们姐妹尚嗷嗷待哺,蹒跚学步。一个个寒冬,爸爸总在星星还未隐去的黎明起身去深山拉木头,再披着一肩的星光回家。怀里揣着的馒头一路上渐渐冻成冰坨,那是爸爸的午饭。星星总能照见那严冬的寒霜凝结在他单薄的衣衫上。爸爸在院子里种下了这棵杨树,它笔直坚韧,每个冬天都举着满树星光或揽着满怀白雪,伴着我们成长,撑起了黄泥小院里的希望。

图片

  现在,树已参天,孩子们亦像小鸟展翅飞远。我早知道星星们不会走开,每一个我不在的日子里,是他们静静照着年迈的父母。爸爸从院子西头走到东头,钥匙哗啦啦响,去锁好院门;妈妈从院子东头走到西头,去看看小狗有没有睡好。日子静得像挂在枝头的星星。每次我回家来,星星仿佛闪得格外欢快,我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它们总是会凉凉地落在我的脸上。

  那么静的夜。没有夏夜的明澈活泼,那时风儿轻吹,河水哗哗地流,透明的夜色下村庄是明媚清秀的少女。冬天真好,她轻轻地给这世界掖严了被子。雪花沉睡着,河水沉睡着,林子里的树抱紧怀里的鸟巢,抱紧巢里的鸟儿,也睡了。冬夜的睡眠总是那么沉,连家家户户门前的灯光也仿佛要睡了,毛茸茸暖烘烘的一团,仿佛那不是灯,而是一个个朦朦胧胧的梦,属于冬夜,属于夜归人的梦。哪一个迟归的人,在酷寒的夜里,手脚冻得麻木时,看见这灯光,可会心里一暖,一软,瞬间没了防线?那灯光后,屋子里,必然会有一炉红旺旺的火;炉上,必然会有一壶滚烫的茶“嗞嗞”地响,醇酽的茶香顺着烟囱爬上夜空;那倒茶的,必然是一双温暖的手,抬眼,会撞见一双眸子里闪动的柔光……也许更醉人的,恰恰是炉火将尽晨光熹微时,那从梦乡深处溜出的甜美梦呓吧!

图片

  村道上,只见长长短短的星光映着雪光,静得让人想要矮下身子隐入雪下,期待来年重新长出。偶有一只小狗踏着路边自己的脚窝跑过,它急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草堆,钻进去时,它的尾巴摇醒了草垛顶上一团沉睡的雪,它和这村子像婴儿般酣眠,嘴角挂着甜甜的笑意。我的每个冬夜也是一样。这么多年,似乎一直在寂静的村道上奔跑,脚下总是冰凉洁白的雪,耳边“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响成天籁。偶有寒风凛冽,但我记得属于自己的那个草垛。我走了很远的时候再回头,还是可以找到那个圆圆的屋顶,还是可以嗅到烟囱里飘出的浓酽的香。一个个冬天就这样暖透了我。我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惊醒那一团沉睡的梦境一样的雪,它睡在我的生命里。

  正午时分,天蓝成一片冰封的湖水,脆脆的,明亮的,似乎伸手敲一敲,可以听见“当当”的声音,那天空映照得整个大地也带着微微的幽蓝。我想起有一天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标题 《今冬厄尔尼诺或致北方多霾》,我却从来没见过霾。我只见过一场场经过的寒流,洗净天空后的净透;我只见过满树琼花,点缀着无边的宁谧。我恍然不知道自己是走进了冬天的更深处,还是走向了春天。我总想,等到天空深处滚动着隐隐的春雷,那些沉睡的雪会在一个个夜里,在一束束阳光的召唤下,飞升到天空,变成山巅新长出的云朵。是这样吧,万事万物本该如此,循环往复,质本洁来还洁去,黑土地过滤了微尘,给这世间更多的温柔与风情。

  我循着潺潺的溪水,一路走向春暖。(图/昭苏县融媒体中心)

主播:郭昊晨

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朗诵艺术学会会员

作者:武春雷

小学语文教师,热爱文字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