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街景。来源:我从新疆来
品读新疆
大寨沟站
不是公交车的起点更不是终点
可于他们而言
却是青春的起点
请收听《大寨沟车站》
大寨沟位于乌鲁木齐北京路的南端,有一处公交站点,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驻足,看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看路人行色匆匆,车辆川流不息,目送一辆辆公交车在站点里进出,这是物理的站点,在岁月的长河中,这里也曾一群人的成长站点。
那年冬天,我穿过长长的北京路,在大寨沟车站遇到一群正在铲雪的新战士,被汽车辗压一夜的积雪在他们整齐一致的动作面前,快速迸裂,露出黑色的柏油路面。
我问其中一个大个子:这里是新兵连吗?
北京路秋季街景。来源:天山领读者微信公众号
正在低头铲雪的战士被我冷不丁的问话吓了一跳,随即停下手里卷刃的铁锹,上下打量着我。他脸颊通红,棉帽子大幅后倾,饱满的额头上泌出细细的汗珠,嘴里喷出的热气在眉毛、眼睫毛和帽墙上凝结成了白霜,像长了白胡子、白眉毛的老人。
“我是来报到的”!我向他自我介绍。
接兵干部把我送到马路对面后,就忙着赶往下一个单位了。于是,出门在外我决定多问一句。
“兄弟,咋来的?”他看着我的背包,边问边朝北京路两头看了看。
此时北京路上全是当兵的,他们将铁锹扫把舞得虎虎生风,或铲或剁或推,叮当之声震耳欲聋,路面像一幅国际像棋棋盘,黑白界线交错相间,整齐而又规则。
“谢兴旺,你和谁谝闲传呢?”一个陕西口音的老兵冲这边大喊。
“班长,我们班来新同志啦!”谢兴旺听闻,转身大声回应。
大寨沟BRT车站。来源:天山领读者微信公众号
老兵的棉帽子拎在手里,头顶升起阵阵白气,头发与眉毛上结的白霜更厚更多,膝盖以下的裤脚早已湿透并冻硬,走路时相互碰撞发出咔咔的声响,大头皮鞋上已让迸溅残雪完全覆盖,已辨认不出原来的颜色。
他叫陶明刚,也是我后来的新兵班长。
大寨沟成为我军旅生涯的第一站。
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河滩路扫过雪,去红光山种过树;从这里出发,我们去小西沟的田野里踢过球,去葛家沟参加过夜训;从这里出发,我走进考场,迈进军校大门,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如今大寨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营房旁边那个卖馕的小平房已被“京都小区”取代,原来踢球的麦田已经屹立起高高的火矩大厦,自动清雪车如雁队飞翔般驶过,留下漆黑的路面。
地铁1号线贯通北京路,取代了以前的大通道公交车,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出行也更加便捷舒适。大寨沟站没变,还叫以前的大寨沟站,大寨沟站又变了,从公交站变成了地铁站。
大寨沟附近的地铁站。来源:天山领读者微信公众号
去年9月,我被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惊醒,对任何陌生电话我都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显示归属地兰州的号码不厌其烦地响了一遍又一遍。 我狠狠地按下接听键,未等对方开口就是一顿输出。末了,对方回了一句:我找你很久了,只是想回乌鲁木齐看看,去大寨沟看看!
我鄂然,惊诧于他的执着冷静,惊诧于他对我,对大寨沟这个站名的熟悉。细聊之下,方知他曾在燕尔窝工作,后来回到甘肃平凉安家立业,他仅在入伍和退伍时到过大寨沟,虽然从燕尔窝到大寨沟两地之间并不远,他却始终没有机会在大寨沟站从容地停下来,细细地品味这座为之守护和建设的美丽边城。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我跟他说“毛驴子”大厦的喧嚣热闹已成为过去,大寨沟建成了综合体引进了好家乡超市,通了地铁;说他在红雁池、红光山和雅玛里克山植的树都已经成材了,有的开辟成景区能供旅客纳凉欣赏,当初洒下的汗水付出的劳动没有白咔浪费!听我说到这里,他打断了我:
“就冲你这句话,当初握钢钎抡大锤,手上的血泡算没白磨,这辈子值了!”
那年星星峡施工,他所负责的点位上有一处始终挖不动,就连炸药也是一炸一个白点,眼看着别人每天100米200米的向前推进,他带着几个人疯了一样,钢钎大锤抡了一天一夜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吃饭时他们几个人的手都蜷缩着,手指既握不拢也张不开,吃饭端碗碗掉,拿筷子筷子掉。后来将双手泡在热水里才得到缓解,可是他们手掌上磨出的老茧、破掉又结痂的血泡也都泡软了,第二天再干活时就遭了老鼻子罪。
他对自己不多的在大寨沟办事的过程也历历在目,那个撑伞等车的红衣女孩孤单背影令他至今难忘,大寨沟的下一站是哪里也曾令他神往,已经建成的自治区图书馆现在是什么样子?他打电话给我,就是想让我带他再回大寨沟看看!
大寨沟附近商铺。来源:天山领读者微信公众号
大寨沟站,不是公交车的起点更不是终点,可于他们而言,却是青春的起点。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满心欢喜在这里下车,学会了独立坚强和成长;走时,这里已成为他们人生重要站点,依依不舍的挥泪告别,背起行囊又奔赴另一片山海。每次出门前他们都会趴在地图上看很多遍,熟记1路、2路、101路公交车大寨沟站周围建筑,如果坐过站了,或者没到站就下来,又该怎么返回单位。
一个人的一生,总有许多人或者事令人难以忘怀,总有许多记忆镌刻于灵魂深处,那些只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在岁月飘散之后,已是物是人非,只有大寨沟车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只有大寨沟车站默默伫立在那里,等待有人来拼凑一些关于与岁月和青春有关的记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