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蒋大伟
“2012年,2016年及2020年‘骏马奖’评选中,我区共有18位作家(翻译家)获此殊荣。新疆是获得‘骏马奖’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也印证了40多年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繁荣的足迹。”2月26日,自治区文联新疆作协副秘书长艾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有“骏马奖”,就没有新疆少数民族文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就不会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翻译家。
据了解,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将在广西南宁市举行。3月1日,新疆作协将启动本届“骏马奖”作品征集工作。
“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第一辑),2020年由译林出版社推出。资料图
“‘骏马奖’是国家级文学奖,能拿到这个奖项非常不容易。这个奖项的设置,对获奖作者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它在无形中激励作家创作、催生更多优秀作品,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有很大的推动力。”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说。她不仅两次获得“骏马奖”,还在第十一届“骏马奖”评选中担任评委。
她认为,从近年来新疆参评和获“骏马奖”的作品看,基本上代表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总体水平,有的作品或聚焦时代现实面貌与社会发展、或侧重于表现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或根植于民族记忆与乡村经验,既有对日常细节的敏锐捕捉、对自然万物的体恤关注,也有对文化根脉的执拗坚守和对精神世界的终极追寻。这些作品题材丰富,艺术手法多样,丰富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正如叶尔克西2008年“骏马奖”获奖作品《黑马归去》,她描述哈萨克族朴素的生命哲学,他们面对艰辛时无声的勇气,让她心存敬畏,并自然流淌在文字中。获奖后,叶尔克西笔耕不辍,近5年来先后完成了《歇马台》和《白水台》两部长篇小说。中国作协创联部专门在北京为《歇马台》召开研讨会,认为这是“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命运交响诗”。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现场。资料图
2020年,译林出版社推出“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第一辑),本书系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收入新疆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及哈森的单行本图书。该书系中,《天上没有铁丝网》《有狼有歌的故乡》的译者哈森获得第十二届“骏马奖”翻译奖。
“事实上,这些少数民族作家不仅是各自民族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最为杰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亦不可忽视。”来自南京的文艺评论家何平说。他是“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主编。早在2018年,他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学杂志《花城》“花城关注”栏目推出相关专题,聚焦包括阿拉提·阿斯木在内的多民族作家创作。
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本人供图
老作家笔耕不辍,一批青年作家和诗人不断有新作问世,创作成果日渐丰硕,一大批热爱文学创作的各族作家正跃跃欲试,抒写色彩纷呈的文学新疆。
“我们已得知,曾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两位‘90’后作家瑞朵·海瑞拉和麦麦提敏·阿卜力孜,将申报本届‘骏马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我们期待今后的‘骏马奖’能涌现出更好的作品,涌现更多更优秀的新人。”艾布对记者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