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戏剧日 | 唐代新疆有“戏”
2024-03-27 22:10:00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今天是世界戏剧日,关于看“戏”这件事,在唐代的新疆地区人们也非常喜欢。那么,当时人们能看到什么“戏”呢?我们从新疆出土的一些唐代文物中可看到端倪。


看乐器演奏

  名称:奏琵琶浮雕残片 

  出土:和田县巴拉玛斯遗址

  此陶片高11.5、宽9.5厘米,雕有正在弹琵琶的女子形象,从乐器的形态和3根琴弦可以推断该女子所弹的是三弦琵琶。

  《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及《宋书·音乐志一》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将中原直项琵琶带入西域。西域曲项琵琶在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深刻反映出两地音乐文化的交流互鉴。

  名称:苏幕遮舍利盒 

  出土:库车市苏巴什佛寺遗址

  此舍利盒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盒盖顶端展开的图案为四组连珠纹,其中有手持筚篥、琵琶、竖箜篌等乐器的带翼天使像。盒身展开图则是二十一位舞者身穿华丽盛装正在跳苏幕遮舞的场景,其中十人头戴各类假面具,五人腰间佩剑,六人演奏箜篌、排箫、阮咸、大鼓、鸡娄鼓等乐器,鼓乐欢腾,气氛热烈,生动地刻画出西域乐舞艺术表演的盛况和感染力。

  趣味横生的叙事图画,蕴涵着大唐西域绿洲城郭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的史实,折射出了丝路文化艺术交流融汇的传奇。


看跳舞

  名称:彩绘戴面具舞蹈俑 

  出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

  该舞蹈俑头戴动物面具,身着圆领连衣裙,双臂伸展,两脚分开,形态似一个定格的舞蹈动作。西域舞蹈各具特色,其中“面具舞”是中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

  名称:绢衣彩绘木俑

  出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

  女俑内为木胎,双臂由纸捻制成。头上的发髻是唐朝流行的双环形高髻,衣裙和披肩均为锦织物,腰上束着缂丝绦带。女俑整体妆容精致,衣着典雅华贵,似为正在起舞的形态。

  名称:彩绘大面舞俑 

  出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

  “大面舞”即头戴假面具进行舞蹈,它源于“北齐兰陵王恭刻木为假面,临战以威敌”的故事。据说,高长恭骁勇善战,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狰狞的面具。取得胜利时,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因此“大面舞”的假面都刻画的面目狰狞。该舞者的假面怒目圆睁、威赫吓人,两腿作弓步,呈现出豪迈威仪的舞蹈形态。从假面和舞姿来看,此俑应是唐代伎乐中的“大面”。


看马戏杂技  

  名称:彩绘泥塑打马球俑 

  出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

  打马球者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紧身绛色窄袖长袍。马的躯体浑圆,前胸宽阔,充分展现了西域骏马的风采。“打马球”这项体育运动唐朝时期盛行于长安,后传入西域广受喜爱。

  名称:唐马舞泥俑 

  出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

  此马舞泥俑马体内为中空,由露出的四肢似为人足可以推断,应为表演马舞者的脚。骑者头戴黑色幞头,身穿绿色短衣,双手举起作起舞状。马舞是一种娱乐性的驯兽艺术,由西域传入中原,曾在唐代宫廷风行一时,至今仍在新疆各地流行。

  名称:顶竿倒立俑 

  出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

  该俑由顶竿人、顶竿和倒立童子三部分组成。顶竿又称“缘竿”,从汉代起已流行于中原,后传入西域。通过顶竿人头顶木竿和竿上单臂倒立童子呈现的高难度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唐朝时期西域杂技艺术的风采。

  上面这些文物,既让我们了解了唐代新疆地区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展示了当时中华文化在新疆地区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的真实呈现。(素材来源:新疆博物馆、新疆是个好地方)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秦金俐]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