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感受疏勒的“古”与“新”
2024-05-19 15:43:50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

  疏勒,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000多年,它的历史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古老悠长。早在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有“疏勒国,王治疏勒城”的文字记录。作为唐代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疏勒在西域历史上曾留下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疏勒县张骞公园。古丽拜尔·艾尔肯供图

  今天,喀什地区疏勒县因这个古老的名字而被人们所知,这里毗邻喀什市,是通往和田、西藏阿里地区和喀什地区南部八县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显著。“丝路重镇 多彩疏勒”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使这个古老丝路上的秀美小镇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正在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张骞公园是疏勒县最聚人气的地方。景区总面积约89万平方米,划分为生态观光、文化展示、民俗体验和休闲娱乐等区域,设有张骞纪念馆·疏勒历史博物馆、玉石博物馆、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文旅演艺剧场、中国国家地理影像馆、张骞文化广场、张骞文化长廊等景点,各项服务设施齐全。镶嵌在景区中的莲花湖水域面积宽广,夏季荷花满塘,景色优美。

疏勒印象垂钓中心。古丽拜尔·艾尔肯供图

  梁启超评价张骞为“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建在张骞公园内高台上的展览馆,上层是张骞纪念馆,下层为疏勒博物馆。博物馆内,一组规模巨大的浮雕展现了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场景,通过“使者张骞”“贤者足迹”“丝路疏勒”“风云疏勒”“风情疏勒”“辉煌疏勒”6个主题,详尽展示了张骞及疏勒的历史文化。“疏勒因水草肥美而得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一个交通要道,素有‘黄金走廊’之称。就地名来说,是先有疏勒后有喀什。如今在疏勒县境内,还有许多古遗址、古墓葬,重点文保单位19处。”馆长古丽拜尔·艾尔肯介绍。

  疏勒美食城(张骞夜市)位于疏勒县张骞公园景区西大门,分美食区、演艺区,一次性可满足2000多人同时就餐,带动200余人就业,已成为疏勒县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是全县各族群众日常休闲聚餐和游客品尝疏勒特色美食的主要场所。

“疏勒之恋”爱情小镇。古丽拜尔·艾尔肯供图

  “五一”假期,2024年新疆第一届游钓大赛(疏勒)在疏勒印象垂钓中心成功举办,这是疏勒县继2023年“全能王”全国钓鱼锦标赛(疏勒站)之后举办的又一次钓鱼赛事。以“渔”会友、以“赛”为媒,成为疏勒县发展县域旅游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山西长治的职业钓手刘宇高已是第三次来到疏勒县钓场,他说:“这儿的比赛环境非常优美,包括鱼情、水情都非常好,志愿者服务、赛事服务等保障措施都做得很到位。在这儿还品尝到了各种特色美食,希望还能来参加下一次比赛。”

  “疏勒县的钓场规模宏大,在全疆首屈一指,在西北五省区也很有规模,是新疆钓鱼人的福音。”自治区钓鱼协会竞赛委员会主任王军说。

  在疏勒还有一个很受年轻人喜爱、也是网红打卡地的地方,就是位于亚曼牙乡克孜勒塔木村的“疏勒之恋”爱情小镇。

  这里曾经流传着一对叫热孜亚和赛丁的情侣,为了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反抗封建压迫双双殉情的故事。2007年,牙曼亚乡“热孜亚和赛丁爱情故事传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作为山东省文化援疆重点项目,疏勒县文工团创排的大型现代舞剧《疏勒之恋》将这段经典爱情故事搬上舞台,荣获自治区第六届“天山文艺奖”。

  “疏勒之恋”爱情小镇位于亚曼牙乡西南部9公里处,这里大面积水库的湿地被打造成百亩稻田花海,还有用五色稻米组合成的“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稻田画。“疏勒之恋”主题展馆、爱情小镇广场、石榴广场、心形长廊、旋转风车等景点很适合打卡拍照,每逢周末、节假日这里便人流熙攘,是喀什地区融爱情主题、丝路文化、自然观光、民宿文创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牙甫泉沙漠胡杨滑雪景区。古丽拜尔·艾尔肯供图

  沙疗康养是疏勒旅游的另一张特色名片。位于疏勒县牙甫泉镇315国道西侧的牙甫泉沙漠胡杨滑雪景区,距喀什市31公里,目前是喀什近郊规模最大、雪道种类最齐全的滑雪度假区。同时也是离喀什市最近的沙漠与胡杨并存景观带。每到夏季,就开始有游客陆续来这里沙疗,为此,疏勒县客运站还为游客提供了专线客运服务。“我们这里门票、停车是免费的,现在每天都有来沙疗的游客。”喀什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牙甫泉沙漠胡杨滑雪景区负责人唐苏洲说。

  近年来,疏勒县游客量逐年攀升,2023年接待人次达185.70万人次,2024年1至5月份预计接待游客183万人次。客源市场辐射全国,自驾游客增长迅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杨蕾]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