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藏在新疆礼物中的文化遗产
2024-06-08 14:58:35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拥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遗产的理念推动下,它们越来越多地成为受人青睐的“新疆礼物”。

IMG_20240522_181414

雅丹土泥坯画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在上月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新疆展区的雅丹土泥坯画受到关注。

  它以世界文化遗产克孜尔石窟中的壁画图像和打底绘制方式为基础,将壁画复制成现代艺术品,实现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制作画板泥坯的土取自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一带的雅丹地貌中,绘画的颜料使用当地矿石中取的天然颜料,还原着上千年前古代艺术家在克孜尔石窟绘壁画的过程。

IMG_20240523_094144_edit_35432042413862

“天宫市集”系列文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根据出土于乌鲁木齐阿拉沟的战国时期文物虎纹圆金牌研发的“潮虎想象”系列,根据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设计的“五星出东方”系列,根据龟兹壁画创作的“天宫市集”系列,根据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仕女俑和世界自然遗产天山风景打造的“绮梦江湖”系列……新疆博物馆的文创在“博物馆热”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文具、杯具、箱包、雨具、丝巾、玩偶、家居、冷饮等文创,带着新疆出土文物的印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讲述着中国新疆故事。据统计,2023年新疆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在喀什古城和高台民居里,到访的游客们都在寻找一种手工制作的陶器,它叫土陶,确实土制,可样貌、寓意一点儿不土。

  制作这种陶器的手艺叫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们用传统的制坯、雕纹、晾晒、上釉、烧制流程,坚守着一种久违可贵的工匠精神。

  今天的土陶器具已经有70多种,包括罐、壶、盘、碗、瓶、缸、盆、灯,既用于生活也用于装饰,陶器上丰富的花纹拥有多种人们心中期待的美好寓意。

  从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加依村到喀什地区疏附县的托万克吾库萨克村,乐器奏响的幸福之声不绝于耳,也给钟情民族乐器的人送上一件件心爱之物。

IMG_20230818_114706

乐器制作人制作独它尔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独它尔、弹拨尔、热瓦普、萨塔尔、唢呐、冬不拉、库姆孜、纳格拉鼓、手鼓、卡龙琴、口弦……出自新疆的民族乐器涉及拉、弹、打、吹,它们有无限种搭配合奏方式,将历史上活跃在新疆的民间音乐传承至今。

  在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创新发展中,乐器在表演之外,又成为装饰品、纪念品,因为造型丰繁、外形美观而被游客钟爱。

  草原上的毡房,小镇里的民宿,被出自绣娘之手的刺绣制品装点得五彩缤纷。告别时,游客们会背着刺绣的包,穿着刺绣的马甲,带着美好的寓意离开。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纹样繁多,色彩绚丽,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鸟草木、飞禽走兽,在绣娘的巧手慧心中变为精美的图案,被广泛使用在服饰、刺绣装饰画、家居用品、沙发坐垫、桌椅盖布、挂毯、地毯、毡房摆件等上。它蕴含着百姓的生活智慧、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认知及创新能力,让物品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IMG_20240608_131700

刺绣作品的装饰摆件 资料图

  文化遗产是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累积,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过往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

  全疆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5607个,其中3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94个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全疆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9542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有6处遗产地,此外新疆还有212处长城资源,1处世界自然遗产。

  它们的存在,使新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上大有可为。接下来,需要更多地挖掘它们的价值内涵,完善它们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功能,使它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秦金俐]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