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设置轻松有趣的展厅互动游戏,打造穿越时空的体验项目,拍摄“活化”文物的视频短片……新疆各地博物馆为提升博物馆的文化魅力,更好地走进人们生活,正在以各种形式“出圈”。古尔邦节假期,“去博物馆”成为社会新时尚。
新疆博物馆“历史文物展”互动游戏。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走进新疆博物馆二楼的“历史文物展”,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彩陶华容道”互动游戏前拼接陶器,孩子用手指不停地移动彩色积木,不一会儿,一件天山北麓的彩陶拼接完成。
新疆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像此类互动游戏在展厅多达数十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和年轻人前来体验,让他们在轻松的游戏中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
丝绸之路北庭遗址博物馆《瀚海棕传情》视频短片画面。视频截图
走进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VR体验、纱帘投影、交互式屏幕等多种数字化手段,将墓葬遗址还原至生动的历史场景中,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就能感受文物出土的过程。“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具体验性,不仅能展示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还能让它融入百姓生活,参与地方发展。”库车市龟兹博物馆馆长马丽丽说。
喀什地区博物馆“福禄祯祥—长命锁民俗文化展”。喀什地区博物馆提供
中国长命锁的文化发展历程是怎样的?6月14日,由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与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引进的“福禄祯祥——长命锁民俗文化展”在喀什地区博物馆展出,佛山市博物馆收藏的120件唐代至近代的长命锁,向观众展示了不同时代的长命锁装饰题材和文化内涵。
我国的蜀锦、宋锦、云锦的历史渊源和工艺技术是怎样的?为了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丝绸文化,哈密市博物馆于近期引进了苏州丝绸博物馆的“锦绣华冠——中国三大名锦文化展”,通过74件(套)精美的蜀锦、宋锦、云锦等展品,向观众再现了我国三大名锦的历史发展过程。
哈密市博物馆展出的“锦绣华冠——中国三大名锦文化展”。哈密市博物馆提供
“文物展览不断‘请进来’,增进了博物馆展览的多样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激发了博物馆作为城市重要文化地标的活力。”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说。
据了解,新疆博物馆二期新馆开馆以来,先后引进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展、故宫的玉器展。近期,该馆又引进了国博的“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和故宫的珐琅器展览。
新疆博物馆国博厅的“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龟兹文化历史,6月14日,由库车市委宣传部、库车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和库车市龟兹博物馆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龟兹文化的宣传者,新疆历史的明白人——龟兹文化艺术”系列讲座在当地举行。
系列讲座邀请了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赵莉授课。她以“拜城县石窟艺术”为题,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成果,阐述了克孜尔石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的地位与意义,同时揭示了佛教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历史脉络。
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内部场景。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提供
“系列讲座还将邀请专家和学者围绕龟兹文化艺术不定期进行授课。”马丽丽说,“我们将充分利用库车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更多人关注龟兹文化,推动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为深入打造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6月14日至15日,哈密市开启了“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全国各地高校、社科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
“我们举办这次研讨会,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对左宗棠及西征大军在哈密留下的遗址遗迹背后故事进行解读,并最终将它们转化为推进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郝常立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