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胡旋女》描述了胡旋舞从西域传入中原后,在中原风靡的场景。如今,在新疆博物馆等疆内外博物馆里,人们透过图文或文物遗迹等依旧能欣赏到胡旋舞的艺术魅力。
河南安阳出土的胡腾舞形象。图为新疆博物馆提供
“胡旋舞起源于西域的康国等地(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在北朝时期,由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说,康国是粟特人建立的城邦之一。隋唐时期,粟特人活动于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以善于经商闻名于世。南北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日益繁荣,粟特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胡旋舞也随之传入。
到了唐代,胡旋舞逐步在宫廷和民间盛行。“胡旋舞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旋转蹬踏、疾转如风。舞动时,能渲染出明快欢腾的气氛,因此,传入中原后,很快征服了唐朝各个阶层的人。”阿迪力说。
那么,胡旋舞的演出场景究竟是怎样的?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两扇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生动地再现了胡旋舞演出画面。这两扇墓门于1985年出土于盐池县窨子梁唐墓,墓门上各浅雕一个胡人形象男伎,分别站立于一块编织精美的小圆毯上,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手举长巾,熟练地旋转着。舞者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
1985年出土于盐池县窨子粱唐墓的石刻胡旋舞墓门。图为新疆博物馆提供
在敦煌莫高窟中也保留有不少胡旋舞演出场景的壁画。如莫高窟第220窟北壁药师经变图下端,就绘有胡旋舞图,舞伎分成文、武两组,站在圆形舞毯上,肩披绕臂长巾翩然起舞,舞姿矫捷又奔放。
国内学者分析,唐代胡旋舞之所以风靡中原,首先和开放包容、交流融合的精神气质密不可分。此外,唐玄宗李隆基是胡旋舞的头号“粉丝”,杨贵妃是胡旋舞中“超级明星”,他们的大力推崇,也使胡旋舞得到快速普及。
敦煌莫高窟中胡旋舞的壁画。资料图
国内学者结合文献资料推测,宋代以后,胡旋舞逐渐融入民间舞蹈中。
如今,流行于唐代的胡旋舞虽已不复存在,但是,在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中仍保留有旋转动作,人们依旧可以从中看到胡旋舞的神韵。每逢重要节日,在新疆部分博物馆和景区,胡旋舞以剧目或展演等形式进入人们视野,在传递着开放包容、交流融合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人们对它的传承和创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