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梅 通讯员 杨长乐报道)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艾比湖保护区)发现以“建筑大师”闻名的攀雀家族新成员欧亚攀雀。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历经半年的科学研究鉴定确认,欧亚攀雀为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此次发现为中国首次记录到这一物种。
研究团队今年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欧亚攀雀雌鸟。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德介绍,攀雀属鸟类共有4个家族成员,即中华攀雀、白冠攀雀、黑头攀雀、欧亚攀雀,前3种在我国有分布。它们是研究动物亲代抚育行为的模式类群,在国际学术界备受关注。研究团队从2015年起开始对攀雀属鸟类进行科学研究。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对国内3种攀雀的繁殖习性、亲代抚育行为、遗传基因、分布现状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欧亚攀雀虽然在国内没有分布,但根据它们在哈萨克斯坦的分布特点以及迁徙方向分析,它们有可能会出现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等地。”陈德说,“艾比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芦苇荡的面积显著增加,而攀雀冬天就喜欢栖息在大片芦苇荡里。”
研究团队今年在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捕捉到的欧亚攀雀雌鸟。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今年1月,研究团队在保护区鸟岛管护站附近的芦苇荡蹲点观测时,发现了一群正在觅食的攀雀。“它们的外形很像白冠攀雀,但仔细观察,发现它们头部的黑色贯眼纹顶部有栗褐色边缘,又很像欧亚攀雀。”陈德说,为了确认这种攀雀的身份,研究团队捕捉了2只,进行了测量、拍照,并采集了血液样品。在提取了它们的DNA并测序分析后,确定这2只鸟儿是欧亚攀雀的雌鸟。由于研究团队在今年5月繁殖季的调查中,没有发现欧亚攀雀的踪迹,因此认为,欧亚攀雀为我国新疆的冬候鸟。
陈德介绍,欧亚攀雀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拥有丰富的植被、水源和食物资源。此次发现进一步说明,艾比湖保护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鸟儿前来栖息。
栖息于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冠攀雀。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攀雀属家族成员个头均比较小巧,它们因长相特别,头戴黑色面罩,被称为鸟中佐罗。
它们还是闻名鸟界的“建筑大师”,擅长从自然界搜集柳絮、花序、羊毛等作为筑巢材质,用嘴把衔来的柳絮羊毛等编成一个个“绳索”,然后不停地横向、纵向缠绕,最终“织”成茶壶、靴子等形状的精美巢穴。为了防止天敌偷袭,它们还会将巢穴营造在高高的枝头、或悬挂于水面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