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疆 | 菜籽沟小院深深
2024-08-02 11:07:45 石榴云/新疆日报

品读新疆

汽车一路向东

越往东走天越蓝

云越高、心情越愉悦

一路风景,像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徐徐向我们展开

牵引着我们一步步

走进一个油画世界

点击音频收听《菜籽沟小院深深》

  7月盛夏的一天,我们一行5人驱车向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进发,汽车一路向东,越往东走天越蓝、云越高、心情越愉悦,一路风景,像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徐徐向我们展开,牵引着我们一步步走进一个油画世界。

  坐了近3个小时的车,我们终于到达了翠英农家客栈,一下车,就见翠英大姐迎了上来,“欢迎!欢迎来我家做客。”还是那熟悉的木垒口音,还是那淳朴的微笑。3年前的7月,经文友推荐,我和朋友来翠英农家客栈小住了几日,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常在翠英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她宣传菜籽沟的视频,偶尔我们还会互动几句。虽然3年没见面,但我们就像是老朋友。

  当时,翠英农家客栈还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农家小院,八九间砖混房围成一个“口”字形,小院背后紧贴着连绵的山坡,郁郁葱葱的山不太高,门前是一条简易公路,是深入菜籽沟必经之路,路基下方就是一条蜿蜒的被树木杂草掩映着的小河,小河的那一面也是连绵的山,我们其实就住在一个两山夹击的沟底,是一个休闲的世外桃源。翠英在院门口迎接我们,无处安放的双手摩挲着围裙的一角。这是一位五十多岁微胖的中年妇女,黝黑泛红的面庞,敦实挺拔的身板,憨厚真诚的微笑,让人顿生好感。

  我们安顿好后,已到了傍晚时分,翠英问我们晚上想吃点什么,并推荐了她家的扁豆面旗子,还风趣地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木垒不吃扁豆面旗子,你会遗憾!”听从翠英的建议,我们先去附近散步,沿着公路往里走,树木越来越葱郁,两旁的山也越来越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味儿和牛粪味儿,这是田园特有的味道。除了我们的脚步声,就是旁边小河潺潺的流水声,我们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朋友萍摇着手中采到的一束野花,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才学会的民族舞蹈。

  半个小时后,我们返回小院,翠英做的扁豆面旗子刚刚出锅,热气腾腾一锅扁豆面旗子,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让人垂涎欲滴。院里的一张圆桌上已经摆上了两盘小菜,还有一盘木垒的特色主食——香豆子花卷。饥肠辘辘的我们立刻围坐一圈,大快朵颐,感觉寻常的凉拌黄瓜、皮辣红都是那么好吃。和我们同桌吃饭的还有两个年轻人,他们是美院的学生,每年夏天都来这里住一段时间写生。

  晚饭后,大家坐在院里边喝茶边聊天,忙碌了一天的翠英也坐下来,用一口浓浓的木垒口音拉开了家常。翠英一家是菜籽沟村的村民,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种植40亩旱地,因为田地大都是坡地,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但凭着她和丈夫的辛勤劳作,硬是将一双儿女供出学业、成家立业了,就连孙子也带大了,似乎人生大部分任务已经完成了。

  离她家不远的木垒书院,常有作家、书画家、摄影师到访,偶尔也会到她家来吃一顿农家饭,再加之同乡的月亮地村的民宿渐渐火起来了,翠英看到了商机,她和丈夫商量,也要开民宿。2018年夏天,翠英农家客栈试营业,客房是原有的几间土坯房,没想到,当年就收入2万多元。“要扩大经营”,老两口一致决定。2019年9月,尝到甜头的翠英筹集资金20余万元,新建、翻修小院,9间砖混客房可同时入住38人,档次、规模提升的同时,翠英也拿出了她的绝活——羊肉焖饼、扁豆汤饭、土鸡芋芋等木垒特色美食,常有人慕名而来,就为了品尝她做的美食。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巷子太深了,再香的酒也会乏人问津。翠英农家客栈地处偏远,又是“独居”,鲜有人知,刚开业那会儿,往往几个月没有客人,翠英和丈夫有些泄气。后来,菜籽沟有了一个响亮的“别称”——菜籽沟艺术家村落,以木垒书院为龙头的乡村美术馆、燕呢书房等众多艺术家工作室纷纷入驻此地,一夜之间带火了菜籽沟的民宿产业。翠英农家客栈因为环境美、饭菜香,靠着口口相传,有了固定客源,生意越来越好。每年暑期是客栈的旺季,翠英和丈夫两个人忙不过来,跑运输的儿子就回来帮忙,并将客栈信息发到网上,翠英农家客栈渐渐有了名气。

图片

  “那你们一年能挣不少钱吧?”萍问,翠英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娓娓道来:“新疆的冬天比较长,差不多有4个月,这是民宿的淡季。一入冬,除了接待零星游客,我们就开始制作手工土豆粉条,‘冬闲’变成了‘冬忙’。除了客栈自用,还会拿到英格堡乡集市上去销售,这也是一笔收入。淡旺季平均下来,每年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而且逐年增加,我们可是享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了。”或许是常和艺术家们接触,翠英说话带了点文绉绉的味道,时不时还冒出几个时髦词。听着翠英兴致勃勃讲述自家的创业史,月光下,我分明看到了她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

  思绪拉回到当下,我说,翠英你变年轻了,菜籽沟也变了,变得我差点认不出了。3年前,这里只有翠英一家民宿,3年间,就增加了四五家民宿,而且一家比一家“豪华”。看来,菜籽沟的美吸引了游客,游客又吸引了村民,原本靠天吃饭的村民有了新奔头。(文 / 冯向梅 图 / 石榴云/新疆日报、木垒零距离)

主播 周佳蓉

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

朗诵艺术学会副秘书长

少儿语言艺术教育工作者

W020221109426850908985.jpe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杨蕾]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