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董宇辉的“一坨”赞美?新疆作家李娟回应
2024-08-26 12:15:57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近日,新疆作家李娟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直播期间,董宇辉用排比句对李娟说:“很多人喜欢你的欲言又止,喜欢你的纠结,喜欢你的犹豫,喜欢你过度思虑的自我否定,所有看似充满了矛盾和缺点的东西,其实背后只有一个人性的光,就是善良。”李娟听完后马上说:“谢谢,这真是一坨巨大的赞美。”“一坨?你用了一坨?”董宇辉震惊地说。

直播画面

  此直播对话引发网络热议,网友们纷纷开始讨论起“一坨”这个用词是否得当。对此,8月25日,李娟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中发《一坨声明》一文做出了回应。李娟在文中表示,对于互联网这两天一些断章取义的言论,自己感到很震惊。同时,也很无奈,因为“解释往往火上加油,解释往往扩大争论”。

《一坨声明》

  娟姨是四川人,口音大。“坨”是我常用的一个量词。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写文说话,常常脱口而出,各种破规则乱用,一坨人一坨猫一坨经验一坨悲伤之类。毫无隐意。对于互联网这两天一些断章取义的言论,则是感到咚大的一坨震惊——是不是还要让我解释“咚大”是啥意思?定语,形容一个东西又大又沉,掉到地上“咚”的一声。
  解释往往火上加油,解释往往扩大争论。互联网世界就是如此。本想缓段时间冷静一下再谈点什么,但娟姨心理素质差且气量狭隘,坐不住了。
  主要是这次直播之前已经焦虑紧张了好几天,状态确实不好。加之是我和宇辉第一次见面,时间又赶,两人刚见面就立刻进入直播状态,确实慌乱无措。后来慢慢也就好了。甚至慢慢走向另一个极端,多次忘了自己是在直播,当成朋友间的闲聊,啥都往外说……
  我说“直播不正常”是我对访谈的理解单一。也是发现自己状态不对。忘乎所以,不知所云。多次感到即将失控,精力崩塌。后来看回放,还发现自己对宇辉的多次误解和刻薄,还常常突兀打断他的话。很愧疚。也许我不该接受此类访谈,确实不擅长镜头表现,表达也容易产生歧义。但是一定要说的是,我也确实对董宇辉毫无抵触。虽然接触短暂,但能够认同他的相当一部分。他富于感染力亲和力,总是照顾别人,印象美好的一个年轻人。
  娟姨呢,若是看不顺眼就会直说的,犯不着搞什么内涵瞎耽误功夫还劳心劳力。
  网上有一种谣言,说我从小苦得不行,天天捡垃圾,还挨继父家暴……这是根本没有的事。也不知源头在哪儿。
  我尝试投诉,但非常艰难,常常没有结果。于是我向平台的对接人员求助。这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投诉的秘诀—— 在投诉的各种选项里,选什么都行就不要选“造谣传谣”。因为谣言举证是最难的。
  我一坨震惊。我说我就是当事人,我自己站出来证明对方胡说八道难道也不行?
  接下来,这位朋友说了一句话,转动了一个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角度——
  她说:“因为每个人都有说谎的权利。”
  立刻我就接受了这一切。
  是啊,再严明再完备的法律也只能约束行为,不能约束意识形态。
  好吧,你可以说谎,这是为人的一个小小权利。
  但我也可以驳斥,我也不是哑巴。
  世界从来就不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的。
  好在纷争是混乱,也是平衡。对抗是互相伤害,也是互相牵制。
  我的态度我的反应,也只不过是这人间庞杂秩序中随波逐流的小小一滴。
  好吧,我接受这一切。也奉劝某类人要是闲得没事就多喝热水,照顾好自己。

  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当代作家。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报纸开设专栏。2003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2010年,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2011年,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2012年,相继出版长篇散文《冬牧场》与《羊道》系列散文。2017年,出版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综合自阿勒泰李娟、与辉同行官方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郑欣然]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