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三餐四季,人间美好
2024-09-09 22:30:18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夜读

你爱蔬果的清香,我爱鱼类的鲜美,他爱肥甘厚味,各有所爱、各钟所物。

点击音频收听《三餐四季,人间美好》


  “山家清供者,乡居粗茶淡饭之谓也。”南宋时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堪称是饮食文化史上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书中不仅有朴素的饮食美学,清新脱俗的诗词,还有各种食疗养生,可谓意蕴美、食材丰富。

  其中的章节段落,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读后不觉暗自赞叹其哲思、才学,炎炎夏日顿生清雅之气。


01


  苏易简曰:“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冰壶珍》


  天下食材,包罗万象,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各有各的奇特和耽美之处。若论世间何为最美的食物,应是适合自己口味的,与心意合拍的,方为珍味。

  俗话说,好(hǎo)吃不如好(hào)吃。就爱这一口,就好这一味,味蕾与肠胃通气相联,直达内心深处,间或引起心头的缕缕情感,融汇其中,这是食者的高境界。

  有人迷恋故乡风味,对儿时的味蕾形成的记忆一直念念不忘,以至于走出故乡多年,依然遥想那心头的最爱,也许食物并不起眼,都是家常味道,却因融合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这滋味越发鲜明生动。历之弥久,爱之弥深。它隐藏在心底深处,时不时与相思的味觉来一次碰撞狂欢,撞击着心灵,也提示我们不忘来时路。

  食材的鲜与脆、厚与醇,就这样时时涤荡在唇舌之间,滋补着身体,也带来了各种奇妙的飨宴之欢,满足了口腹之欲。有些食物不是最好的,往往在心里却是最珍贵的;有的入不了宴席,却是心头恒久的牵挂。某些食物,一旦融进了情愫的因子,就会延宕在四肢百脉,钻入肺腑,成为心中最美的肴馔。你爱蔬果的清香,我爱鱼类的鲜美,他爱肥甘厚味,各有所爱、各钟所物。只要顺口顺心,精神愉悦,满足了身体的畅享之旅,就是适己的美味珍馐。


02


  东坡一夕与子由饮,酣甚,槌芦菔烂煮,不用他料,只研白米为糁。食之,忽放箸抚几曰:“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无此味。”——《玉糁羹》


  食材本身都有其特定的味道,有的辛辣、有的鲜香,各有奇味、各臻其美。倘若能品出食物本真的滋味,可谓尽得其精髓。萝卜脆甜,白米无味,把二者一同捣烂同煮,苏东坡尝过后发出了“人间绝无此味”的感叹,感觉味道要比色香俱全的酥酡更胜一筹。

  看似普通的菜蔬,却孕育着最朴素的美,只要用心去体会,以旁骛之心捕捉食物中的真味,它的素朴之气、原始之香会自然而然地贯穿进脏腑,给人提供一种原生态的味觉盛宴。芫荽的浓香、茼蒿的软香、白菜的淡香,各种滋味齐上阵,构成了一幅幅田园百菜图,当我们在餐桌上尽情享受着美味佳肴时,也会被其纯正的口感、碧绿的颜色吸引下箸,欲罢不能。

  蔬菜本身融合了乡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承受着天地间的雨露、光和热,它们是山水间的精灵,以不同的色彩和体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提供着各有裨益的养分,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只有认真地对待土地上的一切物产,以珍爱之心惜之,既能充分享受到食物本身的滋味,也能获得精神的美感与抚慰。

  “芦菔过拳菘过膝,北风一路菜羹香。”最养人的不是肥甘重味,大鱼大肉,而是日常的粗茶淡饭,一碗菜粥,一钵青蔬,如静水深流般,滋养着身心。以一颗清心捕山林之味,以一颗静心品园中之蔬,可得食材中的深味,做素朴淡雅之人,享清心寡欲之妙。


03


  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曝干,捣筛,和面作汤饼,最益血气。又,蒸熟可以佐酒。《岁时广记》:“二月种,法宜鸡粪。”《化书》:“山蚯化为百合,乃宜鸡粪。”岂物类之相感耶?——《百合面》


  物类之相感耶。一语道破了万物之间的内在原理和奥妙,物与物之间讲究同气相求,气场相合者自然能协同共生,互相激发彼此的优势,做到最大限度地交融互洽。

  采来百合根做汤饼,最能补益血气,而且二月种百合,施鸡粪好。天地间讲究阴阳调和,顺势而为,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依循习性能事半功倍。

  如田间的作物,玉米和大豆是一对密友,能为彼此提供养分,有益生长。而番茄与黄瓜一起种植,各自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烹饪时,掌握蔬菜的禀性,能让补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豆腐和海带炖煮,就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汤饮;而萝卜和羊肉是最佳拍档,补中益气。

  总之,了解万物的生长规律,是尊重生命,使事物得以良性循环的原理所在。

  同理,物如此,人也一样。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同频共振,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和三观不同的人合作,多从理解包容的角度看待问题,互相尊重,实现和谐相处。

  四季有更迭,生命有轮回,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关联,遵循事物的自然法则,不抗拒,不强求,随遇而安。懂得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智慧,适应环境,能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在变化中寻求恒常,在动荡中寻找平衡,无论顺逆,心怀感恩,顺其自然,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一蔬一饭,清粥小菜,都是生活的情趣,尽显俗世之美。三餐滋味皆是艺术,以艺术的心态来对待烟火日常,好好生活,无论在哪里都能食色生香,彰显生活的品味。(来源:书报文摘)

主播:谷琳

昌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秦金俐]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