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六种方法,向内生长出完整的自己
2024-09-16 22:30:31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夜读

不管是批评也好,是赞扬也罢,唯有充盈能量的方式,才会带来持久的驱动力。

点击音频收听

《六种方法,向内生长出完整的自己》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执着追求向外生长的力量,而忘记了只有向内生长,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从而轻装前行。

  《人民日报》推荐了六种方法,能让我们积蓄能量、自我滋养,向内生长出完整的自己,向心去求得本真的幸福。

  停止自我否定

  有位朋友常常抱怨:“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觉得浑身没有力气,感受不到丁点儿激情。” 

  “虽然每月我的业绩都能得到领导夸赞,但我还是一点儿也不开心,一旦有下滑的迹象,我会感觉天塌了一样,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差劲,哪配得到夸奖。”

  他的陈述中满是“不配得认可”的自我否定。

  最初他以为这种否定,是能为他带来成长驱动力的“空杯心态”,没想到却转化成了消耗自身能量的自我攻击。

  不管是批评也好,是赞扬也罢,唯有充盈能量的方式,才会带来持久的驱动力。

  如果一遍遍给自己贴“你不值当、你不配得、你不应该”的标签,就等同于让自己长期浸泡在“自觉不配”的毒水中,当无力摆脱自己设定的人设,那么就会逐渐感到低价值、低自尊。

  自我暗示的力量总是最难抵抗的,不如把自我否定转化成自我激励。

  停止自我否定,允许自己在点滴成长中对生活涂涂改改,在重拾自信后就不难发现——原来自己每次对不如意的涂改,都在闪耀着发光。

停止患得患失

  心理学上有个词条叫“损失厌恶”,说的是相比收益带来的快感,人们往往更在意损失带来的痛苦。

  很多人面对不确定性,往往是先感到畏惧,进而沉浸在患得患失中畏缩祈祷。

  事实上,握紧拳头,害怕失去,往往什么也得不到;只有张开双手、随机应变,才能拥有更多。

  当机会来临时,与其心存疑虑、患得患失,不如主动出击。或许有难以跨越的困难,但其中必定也暗藏着提升自我实力的机遇。

  万物万事皆在流动变化,拥有“不惧失去”的勇气与松弛,加强“敢于拥抱不确定性”的意愿与底气,保持主场意识、主动选择,在随之而来的变动中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自我提升。

  当我们不怕失去的时候,才是拥有更多的开始。

  专注于努力奋斗的过程,停止患得患失,那时的“失”与“得”,可由我们自己定义。

停止过度关注他人

  《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一段话,曾给读者带来了莫大启迪——

  “只要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简单一点、顿一点、慢一点,你会发现你过得非常好。”

  现实中有不少人为自己“不得不善良”而苦恼,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将目光聚焦在他人身上,容易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躁动不安、焦虑内耗,反而会习惯性压抑忽略自己的需求。

  每一次的自我压抑,都是一次对自我精力与能量的消耗,随之而来的迷茫无助、无所适从会成为必然结果。

  世间本就充满多元参差,认知冲突必然存在。

  万物皆在自由生长,我们不需顾及在不同认知影响下,旁人那些探究或不友好的目光。

  停止过度关注他人,因为我们无需太过共情别人的世界,不必为取悦他人而活。

  人生不长,精力有限。

  自己的人生,就应当全力以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成为大大方方、明媚闪光的自己。

停止纠结拖延

  对于纠结拖延,史铁生有一种独特的理解。

  他说:“拖延最大的坏处不是耽误,而是会使自己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

  拖延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状态,它会让我们陷入愈发消极的“恶性循环”。

  其实,想要挣脱纠结与拖延的怪圈,只需要在缺少做事动力时,先静下心来,告诉自己“只做五分钟”。

  当五分钟成为一个降低门槛的“开启按钮”后,我们很可能会依据惯性,进行一轮又一轮的“五分钟”。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五分钟”,能将我们从“沉浸式的消耗状态” 中撬动转移出来,感受“进入心流”的幸福。 

  久而久之,短暂“五分钟”开启累积成“一万小时”,同时一次次“从想到做”的转变,为我们建立起越来越自信的状态。

  停止纠结拖延,在一次次执行的“正向循环”中积蓄能量,直到达成目标,不断完善自我。

停止互相攀比

  有网友曾在豆瓣发帖分享,他曾处于一个“处处攀比”的圈子里,堪称恐怖的经历。

  他所描述的“常态”令人窒息——有人为了排名能前进一点,会举报诬陷;而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便会以精英姿态,冷嘲热讽、嘲笑挖苦。

  几年后大家各奔东西,但依旧保持联系,维系的绳索竟然还是攀比——比钱财、比职级、比城市,甚至比对象、比小孩。

  难以想象,身处这样的圈子里谈何进步与快乐,他们的心态早已被病态的“攀比”注入了毒素,直到失去与多元美好事物相处的能力,看不清楚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内涵,感受不到什么才是内心所求,找不回能拥有幸福的途径了。

  如果你处在互相攀比的圈层里,那就尽早脱离,避免被浸染;如果内观自己,发现会带来消耗的“攀比心态”,那就及时调整,全心聚焦自己,自在成长。

  云有云的温柔,风有风的自由,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停止无谓攀比,永远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放在首位,按照让自己舒坦的步调,聚焦自己心怡的方向,自由从容地走出自己的路。

停止反复懊悔

  电影《蝴蝶效应》中,男主发现自己拥有可以闪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的能力。

  于是他便欣然利用——一旦事情出现问题差错时,便选择穿越回过去的某个关键节点,做出另外选择。

  但最后他发现,重新的选择会引发完全不同的事态走向,而且每次改写事件的结果,也一次次比原来更为惨烈。

  回到现实,也是如此。

  所有的过去,以我们当年的阅历与心智,已经做出了当时最好的选择。

  停止反复懊悔,以一个敞开的灵魂去关注我们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努力向前,轻装前行。

  沉溺于对过去回忆进行“假如”的虚幻加工里,只会让我们忽略如何向前生活。

  人生有六个字,前面三个字是不害怕,后面三个字是不后悔,努力去做吧。

  

  人生很长,曾经的那些一城一池的得失,与我们真正想去的远方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真正的人生,是在一路历程中不断向内生长的自己,它在每个当下都在说:现在的我,已经是所有可能中那个最好的我了。

  人生精彩,但时间有限。

  不要把能量浪费在自我否定、患得患失的消耗上,不要把目光聚焦在他人身上,立即执行,接纳一切。

  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一切都是最好的自己。(书报文摘)

主播:崔晓娜
裕民县融媒体中心编辑、播音爱好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秦金俐]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