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点击音频收听《已经开始期待下个假期了》
假期已经结束,大家都已经上班了吧?与假期结束的“惆怅”相伴的,好像还有天气的变化——很多人说,出行时还不觉得,等玩了一圈回到家,突然发现,天好像一下就冷了,赶紧换上长袖长裤。
是的,二十四节气里第一个带“寒”的节气来了!10月8日3时00分,迎来寒露节气。此时,白云红叶,菊有黄华,柿子甜熟,棉花丰收,我们走进了秋天中的秋天。
每年10月8日前后进入寒露节气。在隶属秋季的六个节气中,寒露是“变天”节奏最快的一个。
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忙了大半年,于是利用十一黄金周出去旅游,等逛完了山水回到家,哎呦,这天气跟走的时候不一样了嘛!人们在感慨之余,便会翻箱倒柜地赶紧找厚一点的衣服。一过寒露,便有很多关于穿什么衣服的纠结。
有人说:“不是要春捂秋冻吗?春天来时,适当捂一捂,使机体渐渐地适应回暖。秋天来时,适当冻一冻,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着装与时令要有适当的滞后。”但所谓“捂”和“冻”,都应有一个前提:春天的捂,以不出汗为前提;秋天的冻,以不着凉为前提。
当然,这很难以精准量化的方式来判定,即使相近的气温,有风无风,是干是湿,是晴是雨,体感的差异都很大。而且不同的人群,也需要有不同的原则。
别说人了,同样是向日葵,御寒能力还不一样呢。
老乡告诉我,以前的向日葵一般是谷雨时种,寒露时收。现在种的是油葵,油葵怕冷,芒种时种,也差不多寒露时收。以前是弄葵花籽,现在是打葵花油。我问:“这一块地的油葵能榨多少油呢?”
老乡说:“根本不指望它榨油。”
我又问:“那为什么要种油葵呢?”
老乡答:“因为漂亮啊,游客喜欢啊!”
看来,很多作物也开始拼“颜值”了。
从前,漫长的岁月,人们跟着节气过日子,无论农桑,还是风物,无论起居,还是行止。
有句谚语叫:“九月狗纳日,十月日生翼。”是说到了农历九月,秋阳难得,就连狗都知道抓紧时机晒晒太阳。到了十月,白昼短暂,又难得响晴,太阳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不留神就飞了。渐渐地,“负暄”(晒太阳)便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免费养生。
“寒露百花凋,霜降百草枯”,随着气温的下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已成往事,所以深秋又被称为“穷秋”。
“寒露洗清秋”,此时节,“云悠而风厉”。标志性的景色便是“碧云天,黄叶地”。寒露时节,有一种明净,叫作望穿秋水。遗憾的是,那样的水少了,那样的天也少了。
有人说,寒露,是秋天中的秋天。“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好吧,就在这清冽的日子里,观赏秋天绚烂的“晚节”吧。(文/央视新闻)
温宿县融媒体中心主播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