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点击音频收听
《人生的旅途,请踩好“刹车”》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付出的代价过高,就迟迟不离开那些消耗我们的东西。殊不知这就像是落入沼泽,越是无谓挣扎反而陷得越深。
就像心理学家亚科斯说的那样:“生命中90%的不幸,都是源于不肯及时止损。”真正智慧的人,皆深谙止损之道。
他们不抱怨,不纠缠,大大方方地告别过往,潇潇洒洒地重新出发。如此人生,虽历经荒凉,却不受困于此,终能见到属于自己的遍野繁花。
作家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无论什么关系,情分被消耗殆尽,缘分便走到了终点。”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人们互相爱过,就要永远在一起的规定。如果在一起是为了幸福,那么坦诚地离开,同样是获得幸福再正常不过的手段。有时,离开,才是对人生的真正负责。
看过网上看到一个女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女人工作能力很强,曾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做到一家大型公司的高管位置。那时,几乎身边所有人都感叹她前途无量,可她却在“鼎盛时期”选择辞职,奔赴异地,只为和男友结婚。本以为她会从此收获幸福,没想到事与愿违,婚后的她深陷泥沼之中。她和丈夫严重缺乏共同语言,两个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争吵。
曾经那个在职场上意气风发的女孩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终日叹气的憔悴女人。这段“有毒”的关系,几乎让她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在意识到“有毒”的关系只会让自己失去一切后,她毅然决定离婚。
随后她重回职场,虽然经历了更艰难的时刻——重新适应环境、重新了解市场、重新梳理人脉关系……但最终,她咬牙挺了过来。现在在新的职场环境里,即便辛苦,也觉得满足和充满期待。
人活在世,千万不要让其他人毁掉你的生活。一次次告诉自己再忍忍,一次次逃避关系中痛苦的真相,不过是在幻想中自欺欺人。离开“有毒”的关系,让彼此的伤痛在这一刻停止。挥手告别者的前方,永远有更明媚的万里晴空。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毛毛虫效应”。它是指,当你把一群毛毛虫首尾相接放在花盆上时,所有毛毛虫便会一直按照固有方向绕圈。哪怕新鲜的菜叶就在边上,它们也不会改变方向,直到爬得筋疲力尽。
其实不光是毛毛虫,人类有时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当我们为某件事付出很多时,后面哪怕发现走错了,改变也不是易事。可真正强大的人,却能及时止损,他们靠着不断改变的魄力,“转损为盈”。
企业家杨向华在毕业后,最初选择从事兽医工作。他在老家开了家兽药店,也卖农具。当时村民们大多都养牲畜,因此杨向华的生意一直都不错。可多年以后,杨向华发现村里搞养殖的人越来越少,自家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差。在其他兽药店还在苦苦支撑时,杨向华在分析局势后,果断决定改变赛道。
于是,五十岁的杨向华把自己的店改成了鞋店,靠卖鞋慢慢实现了盈利。在卖了两年鞋子后,杨向华发现线上电商迅速崛起。他们通过网站卖货,发展迅猛。而自己的店却因平台狭小,日渐亏损。
杨向华再一次敏锐地感受到,是时候调整方向了。于是,连打字都不会的杨向华从头学起,一步步建起了自己的网店。为了更有竞争力,杨向华改换商品,专卖家乡的脐橙。结果,当时正赶上年货节,杨向华的橙子一卖就卖了十万多斤。
靠着及时止损,勇敢转向的果敢,杨向华的事业越搞越大。最终,杨向华成了国内知名的企业家,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常言道,方向错了,停下就是前进。人生路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发现走错的敏锐,更要有哪怕从头再来,也要止损、改变的勇气。余生,愿我们都能做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走错了嘛,多大点事,调整罗盘,重新出发!
美国作家奥里森·马登曾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让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
不可控的情绪就像磨盘,当我们落入其中,它就会不断地碾压、损耗我们。直到我们能量耗尽,再无前进的心力。
因此,要想止损于生活,首先要止损于情绪。只有从破坏性情绪中走出,曾经的伤口才能慢慢愈合,化为铠甲。
电视剧《新居》中的人物冯晓琴,就曾是一个长期沉溺于情绪的人。一点点事情就能点燃她的情绪,让她做出过分的举动。冯晓琴在听到大姑姐说让丈夫提防着自己时,就陷入了无法停止的愤怒。被情绪裹挟的她决定离家出走,丈夫去努力阻拦她,正在气头上的她便不理智地推拽丈夫。结果,丈夫不小心滚下楼梯,当场死亡。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冯晓琴更是陷入了长期的负面情绪中。她恨自己,也恨自己的大姑姐,甚至恨把物品摆到楼道的邻居。冯晓琴什么都不想做,她终日坐在房间里,一会儿发呆,一会儿流泪,仿佛时间凝滞。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心中各种挣扎无果后,冯晓琴终于开始反思自己。回首往事,冯晓琴逐渐意识到:过度的情绪只会产生新问题,让情况更糟。既然过去的事已无法改变,人就只能接受现实,及时止损,经营好尚且拥有的一切。
不久后,冯晓琴去当了外卖员。工作很辛苦,她却不像以前一样容易陷入情绪。之后,她还在别人帮助下开了一家养老院。之前看似过不下去的生活,最终慢慢步入正轨。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重大变故。面对艰难,适当的坏情绪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却不能让情绪成为进一步“损伤”生活的帮凶。只有内心世界及时止损,眼前的生活才能熠熠生辉。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作“鳄鱼效应”,意思是当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时,如果你转身伸出手想去救出你的脚,那么你的手同样会被鳄鱼咬住。此后越挣扎,被咬住的部位就越多。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你的那只脚。
止损从来都不简单,可人生本就是场攻坚克难的试炼。以超乎常人的勇气,断绝过往,止住损失,才能承受得起命运为你准备的王冠。
人生从来不怕慢,不怕晚,怕的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耗尽天资。人生海海,愿我们都能舍弃那艘即将沉没的旧船,大胆地向前游,游往更辽阔的海洋。(来源:书报文摘)
主播:魏源
共青团和静县委员会工作人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