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教育孩子,父母要先学会“语言的艺术”
2024-11-26 22:30:14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夜读

一个经常接收到父母良性话语的孩子,往往更有自信,更具活力。



点击音频收听《教育孩子,父母要先学会“语言的艺术”》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具有神奇的作用。
  孩子往往会长成父母“期待”的样子,即父母的语言所描述的样子。
  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在一点一滴塑造孩子未来的模样。

  会说话的父母

  明白语言中的“明示”和“暗示”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因此,你对孩子说的话可能会表现出和你认为的不一样的内容。
  如当你表扬孩子成绩好时,你可能向孩子传达的是“只有好成绩才值得表扬”。
  你为了关心孩子,告诉孩子“爸爸替你做”的时候,你其实在告诉孩子“以你的能力,你做不了这件事”。
  所以,父母一定要知道,你给孩子“到底说了什么”。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的心理营养

  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在意并强调的东西会成为孩子的观念”。
  父母的积极语言会向孩子传递父母的绵绵爱意和脉脉关心,而不恰当的语言会对孩子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造成负面影响。
  有的父母认为,教育就是“批评”,还有的父母不敢表扬孩子。可孩子体会不到你的“画外音”。
  你的语言里充满“营养”,孩子就会茁壮成长,你的语言里包含了“毒药”,孩子就会被伤害。

  高明的父母用语言的艺术塑造孩子

  多用鼓励语言,帮助孩子鼓起勇气。
  鼓励孩子要把握好客观、适度的原则。
  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而鼓励,结果孩子可能无法受到激励,反而更沮丧,更没有信心。
  善用赞赏语言,激发孩子动力。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最希望获得的是他人的关注、认可、尊重。
  当孩子的品格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由衷欣赏的时候,他会觉得“我可以”“我能行”,增强对生命、生活和世界的热爱。
  巧用表扬语言,增加孩子自我效能。
  表扬会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但如果滥用表扬,等于时时刻刻在评价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与束缚。表扬虽好,也要巧用。

  精用批评语言,避免孩子产生挫败感。
  批评在孩子的成长中必不可少,没有不犯错的孩子,而有些错误必须得到纠正。
  恰当的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对事不对人;批评要强调规则;不要揪住不放。
  基于以上,请家长们把握好语言艺术。教育孩子时,做到语言客观适度,有理有节。
  一个经常接收到父母良性话语的孩子,往往更有自信,更具活力。(文/人民日报)


主播:光静静

播音爱好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郑欣然]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