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这次尼雅之行,普查队完成与历史的再次对话
2024-12-06 21:44:13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经过十余天的努力,和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11月初顺利完成了民丰县尼雅遗址217个遗迹点位复查工作。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城以北百余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群。1988—1997年间,中日联合进行尼雅遗址考古调查、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我们完成了又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12月3日,领队买提卡斯木·吐米尔百感交集地说。

mmexport1733371976706

普查队对尼雅遗址进行普查。买提卡斯木提供

  寻找,梦幻尼雅的踪迹

  《汉书·西域记》里,曾记载了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要绿洲城邦聚落——精绝,民丰县尼雅遗址正是精绝古城所在地。为全面充分地认识尼雅遗址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发掘和研究。

  来到这里,买提卡斯木的思绪总会回到30多年前——1988年,中日尼雅考古合作考察启动,成为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国际合作考古项目。70多岁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和买提卡斯木就是那次考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伊弟利斯回忆,当年考察队一行从民丰县出发,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实地考察。当时条件十分艰苦,风沙吹得睁不开眼,饿了就啃几口馕,每天喝水都是定量的,到了夜晚就地搭帐篷,紧裹着大衣和被子,依然难抵酷寒。

  那时,买提卡斯木刚刚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第一次进入考古现场,“从县城出发走了一天,先是在距离尼雅最近的村落——红旗村休整,第二天骑着骆驼又走了一天,才到达尼雅附近。”买提卡斯木说,他至今记得看到尼雅地标“佛塔”的那一刻,“虽已遭严重风蚀,但依稀能辨认出佛塔、居址。”

  那次考察引入了多学科综合科研力量,持续时间长、收获很大,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成为惊动世界的重要文物,尼雅遗址也因此获评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mmexport1733371963523

普查队对尼雅遗址进行普查。买提卡斯木提供

  守护,在黄沙大漠中

  今年6月,和田地区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尼雅遗址成为重点普查区域之一,“遗址分布范围很大,南北长30多公里,东西长10公里,需要花费半个月才能完成普查。”买提卡斯木说,“夏季沙漠太过危险,我们将普查放在了秋末初冬。”

  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极其恶劣,进尼雅绝非易事,需要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普查队更要做好万全准备。

  进尼雅,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红旗村是必经之地。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旗村村民就一直接力守护着尼雅遗址,包括跟普查队一起进入遗址的看护员开赛尔·买合木提。

  1995年,和田地区文物部门建立了尼雅遗址保护管理站,就设在红旗村。现任站长开赛尔就在这一年加入了看护员队伍。1996年11月,尼雅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时,文物部门给我们配了10峰骆驼,我们一个月一次定期巡护,一趟来回要10天。”开赛尔说,当时沙漠里没有住处,巡到哪里,晚上就找个背风的沙坡睡一觉,早晨起来满脸满身都是沙子。
  尼雅遗址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不具备对游客开放的条件。“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探查有没有外来者的印迹。除了打击盗掘者,还得劝退那些私自闯入的游客。”开赛尔说,2012年,保护站配备了沙漠越野摩托车,巡护一次用时缩减到8天。

  时隔20多年,尽管交通工具和设备都有了提升,但沙漠的残酷依然让普查队员们印象深刻。

  “这次普查,我们沿着沙漠公路一路向北,前往红旗村,一上路就被由干红柳枝和灌木丛形成的荆棘挡住了去路,只听得干柳枝敲击在车头上噼噼啪啪作响,若是人穿梭在其中,一不留神难免会受伤。”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王二军感慨。

mmexport1733371957107

普查队对尼雅遗址进行普查。买提卡斯木提供

  普查,让“家底”更清晰

  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中行进,要将车胎的气压放低,时速要低于40公里,这是普查队员麦提玉苏普·伊米尔哈进入沙漠学到的第一课。

  抵达营地后,看着埋藏在沙子下的地窝子,20多岁的麦提玉苏普第一次对沙漠的艰苦生活有了认知,“随行的前辈说,沙漠里气候变幻莫测,住在地窝子里冬暖夏凉,还能防风沙。”

  因为普查队要在沙漠中连续工作十几天,面临着交通不便,缺乏水源、物资等一系列问题,买提卡斯木给队员们下了严格指令:每人每天两瓶矿泉水,早餐一袋泡面,中午在野外掰几块馕。“我们虽然准备了充足的食品和矿泉水,但因为调查时长的不确定性,无法明确出沙漠的具体时间,因此每天的饭量和用水量要严格控制。”买提卡斯木说。

  “四普”要求登记文物本体边界坐标,确定遗址、文物边界的过程,王二军和麦提玉苏普轮番负责这项工作。

  对尼雅遗址定位边界绝非易事,“从一个遗址点到另一个遗址点,看上去很近,就几个沙包,但走起来太吃力了,体力消耗很大。”王二军说,茫茫沙海,沙丘横亘,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翻过一个又一个沙山,平均每天徒步超过12公里。

  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普查指导员娃斯玛·塔拉提在笔记本上写下:“看到尼雅遗址,我兴奋得像个孩子。”她正在筹备撰写丝绸之路城镇变迁的课题项目,来尼雅,早已被她列入计划范围,“来到尼雅,我仿佛亲身实地触摸到了千余年前在精绝绿洲,人们生机勃勃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交流盛况。”

mmexport1733371959515

普查队对尼雅遗址进行普查。买提卡斯木提供

  在沙漠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忙完资料录入工作,王二军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我已经跟着普查队调查了和田地区400多处遗址点位,每到一处点位,我都会整理好各种论文和资料,尽量吃透。”王二军说,实践和书本知识相结合能帮助他在文博领域成长得更快。

  买提卡斯木已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到尼雅,在他看来,这次最难的是如何将这支年轻的普查队安全地带出沙漠,“第一次进入尼雅时,我刚刚大学毕业,跟着前辈们学专业、学经验,这次我的角色变了,是领队了,带的都是没有沙漠普查经验的年轻人,保证他们的安全最重要。”买提卡斯木说,面对恶劣环境和忍受孤独的考验,新一代普查队员们从不叫苦叫累,拼尽全力完成工作,把接力棒传到这些年轻人手上,他很放心。

  参与普查工作的北京联合大学学生佟刚毅在离开和田时,向买提卡斯木索要了一个礼物——一顶陪伴了他多年的帽子,“卡老师不仅教我们专业知识,还将在沙漠的生存技能分享给我们,这顶帽子见证了新疆考古工作人员的初心和坚守,我想珍藏起来。”

  被问及参加“四普”最大的初衷和动力,队员们不约而同谈到热爱和责任——让我国文物资源“家底”更清晰、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可见可感。

  在这片文明悠远的土地上,俯拾皆是历史。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催促着“四普”队员们脚步不停,继续前往下一处文物点踏察。目前,这支普查队已完成和田地区483处遗址点位的复查工作,其中新发现19处。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