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印象里父母是缺失的,在我幼小的心里无法理解父母为工作的痴迷,直到有一天听说爸爸三让住房的事迹登载在《新疆日报》上,生命中第一次知道了《新疆日报》。内心有一种骄傲源于《新疆日报》,因此也对《新疆日报》多了一份喜爱,因为那里有爸爸的故事。我与这份报纸的不解之缘由此拉开了序幕。
作者李羽。本人供图
作为一名新疆本土的文艺工作者,我对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2010年12月,我怀揣着探索未知的深切渴望,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文化之旅。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为我设下一道考验。
在前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的途中,需要翻越海拔5300米的拉龙拉山口。那日我还未能领略到群山的壮丽,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如恶魔般降临。在我们绝望之际,一群热心的藏族同胞毫不犹豫地向我们伸出援手,准备了热腾腾的酥油奶茶、感冒药和军用棉大衣。在温暖的氛围中,他们讲述了许多关于藏族文化及人民的善良与淳朴的故事……
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历练,回到新疆后,我记录下此次经历并投稿给《新疆日报》。当时的我不知道编辑是否能采用我的投稿,心怀忐忑,没想到很快文章就发表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作者李羽的办公室摆放着他制作的新疆彩陶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春香摄
作为《新疆日报》的忠实读者,我深感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共处之美,让我对文化艺术和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这段经历不仅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更为我正在打造的《爱上新疆文化会客厅》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基石。在这里,每一场对话都蕴含着智慧的火花,每一次交流都促进了文明的互鉴。我坚信,新疆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也将会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心会客厅,迎接四面八方的宾朋。
(作者系新疆工艺美术大师、雕塑艺术家)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专题通道)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