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亚里昆·哈孜:这里有我们父子两代的赤诚之心
2024-12-10 22:30:08 石榴云/新疆日报
夜读

我与新疆日报的关系是“双向奔赴”——我既是它忠实的读者,又是一直被它关注着的艺术工作者。



亚里昆·哈孜在采风写生。本人供图

点击音频收听

《亚里昆·哈孜:这里有我们父子两代的赤诚之心》


  在讲述我与新疆日报的故事前,我想先说说我父亲哈孜·艾买提与新疆日报的深厚渊源。

  上世纪60年代,我父亲就开始在《新疆日报》上发表美术作品,这是他在那段时间唯一发表作品的地方。每当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父亲读完新闻后,就在家里微弱的灯光下,连夜画新闻插图。虽然那时他的教学任务很重,手头能找到的相关资料也很少,但他依旧执着地用自己善于观察的眼睛和灵巧的手,在纸上用美丽的线条勾勒出新疆的山川和人物,淳朴又动人。后来,父亲的作品开始在《新疆日报》的文艺版面集中展现,它们记载了父亲怀着赤诚之心执着于艺术的生涯。

亚里昆·哈孜在采风写生。本人供图

  而我与新疆日报的关系是“双向奔赴”——我既是它忠实的读者,又是一直被它关注着的艺术工作者。

  我与新疆日报的初次相遇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参军在部队,报刊架上的《新疆日报》是当时的主要读物,每当新一期报纸送到,我马上就去借阅,从一版到最后一版,一字不落、仔仔细细地阅读,从此结下不解之缘。虽然之后我的工作有多次调动,但读《新疆日报》,学习最新的政策理论和相关文化知识是我一直保留的习惯。后来石榴云客户端上线,让我可以更方便地从手机端获取新疆本地新闻资讯。

  多年来,新疆各类文化活动中,新疆日报从未缺席,用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记录文化艺术事业各项发展成果。特别是对新疆艺术家的关注,让我倍感亲切。就像我,从初出茅庐到创作日臻成熟,我在艺术之路上的每个足迹都被它关注和记录着。还有《新疆日报》“西域风”美术版面,聚焦新疆美术界,通过佳作赏析、名家访谈、名作研读等栏目,呈现美术精品,传承艺术文化,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艺术创新,不仅展示了美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优秀的美术作品,也进一步激发了美术家的创作激情和创新意识,推动艺术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

图片

亚里昆·哈孜 吐鲁番·吐峪沟(一)65×92cm

  退休后,我还是会常常翻阅《新疆日报》,闻着淡淡的墨香,为上面刊登的一幅幅传神的画作、一张张优秀的摄影作品凝神注目,被其中描绘的各族人民生动传神的眉眼、新疆苍茫旷远的风景所吸引。

  喜闻《新疆日报》创刊75周年,衷心祝愿它越办越好。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专题通道)

主播:凌文

资深播音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郑欣然]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