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来说,应该无人不知红山转盘,以及曾在转盘边上的新疆日报社。一直以来,这里都是乌鲁木齐著名的地标之一。
多年之前,我曾是新疆日报一名网站编辑,虽然在这里只工作了短短两年,但置身其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新疆日报的权威、严谨。那段时间,我没有止步于编辑工作,而是积极参与到社会新闻评论的创作中,在《新疆日报》评论版发表过很多稿件,这对于我现在的编剧生涯来说,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李牧时。本人供图
后来,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我成为了一名电影编剧,但依旧没有改掉每天阅读《新疆日报》的习惯,甚至很多时候,这些新闻报道也给予我创作的灵感。因影片宣传工作需要,我常会跟新疆日报的记者交流沟通,他们采写的有关新疆电影的报道,我都会认真学习和体会。
让我感动的是,石榴云/新疆日报的记者们对待每一次采访的态度都格外认真,这种敬业和专业的新闻素养,也一直是我心中的“新疆日报标识”。如在《歌声的翅膀》《昆仑兄弟》《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电影的拍摄和上映时,他们挖掘出许多银幕前后的故事,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手段呈现,让这些电影及其背后的故事,全面翔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和网友面前。
就在今年夏天,我与剧组在喀什古城拍摄影片《巴扎喜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前来探班采访,我立刻有种“自己人”来了的感觉,便和他们一起探讨采访重点,帮助联系主创,提供采访便利……新疆日报记者的提问,句句都在肯綮上,调动着被访者的表达欲,快速拉近与被访者的距离,让其谈出自己掌握的关键信息,令我很是佩服。
这次采访的报道很快就刊发出来了,丰富准确、流畅清晰、生动地还原了拍摄现场的真实场景。果然,无论走过多少岁月,新疆日报人过硬的新闻专业素养始终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李牧时。本人供图
得知新疆日报迎来了创刊75周年的大喜日子,让我为之欢欣的同时也愈加感慨。75年,对一个人而言,或许是一生,但对一个不断成长、日新月异的报业集团而言,正是风华之年。新疆日报在75年的岁月里,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告别“铅与火”,经历“光与电”,拥抱“数与网”,迈向“云与智”,始终秉承“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的理念,不断书写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在此,我愿为她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祝愿新疆日报蒸蒸日上,风华永驻,无论地处曾经的扬子江路1号,还是现在的鸿园北路500号,都能成为读者心中永远的“地标”!
(作者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天山电影制片厂影视创作中心副主任)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专题通道)
“我和新疆日报的故事”
征文启事
一、活动背景
1949年12月6日,人民的《新疆日报》创刊。75年来,新疆日报与共和国风雨同行,与党和人民心心相印,忠诚见证、忠实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新疆的发展与变迁,把新疆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华彩篇章,镌刻进历史的丰碑。为庆祝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同时回顾和分享《新疆日报》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深厚情谊,特举办“我和《新疆日报》的故事”征文活动。
二、活动主题
以“我和《新疆日报》的故事”为主题,面向全社会征集稿件,讲述您与《新疆日报》之间的点点滴滴,分享这份报纸如何陪伴您走过岁月长河,见证您的成长与变化,以及它在您心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只要您与《新疆日报》有过交集,都欢迎您参与本次活动,分享您的独特故事。
三、活动时间
自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我们将在收到稿件后进行编辑和评选,优秀作品将在《新疆日报》、石榴云客户端、天山网及第三方平台账号发布。
四、投稿要求
稿件围绕“我和《新疆日报》的故事”这一主题展开,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积极向上。可以是您与报纸初次相遇的情景再现,可以是报纸对您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也可以是您对新疆日报的期望和祝福等。
文体不限,散文、随笔、诗歌等均可,字数在800—1500字。请务必保证原创性和真实性。
请使用Word文档投稿,标题注明“我和《新疆日报》的故事征文”,并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以便后续联系。
请将稿件发送至指定邮箱xjrbzkb@126.com,邮件主题为“我和《新疆日报》的故事征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