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贾春霞报道)12月15日,“名家宣讲——古代文学里的新疆”讲座在新疆图书馆举行,该活动是“传承文化 温润心灵”项目的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才智在讲解岑参的边塞诗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2个小时的讲座中,北京大学教授廖可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才智两位名家,从中国古代文学中新疆的总体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中新疆的多元文化背景、唐诗中的新疆和元明清文学中的新疆等方面入手,通过对早期汉语文献中的昆仑、西王母、流沙等新疆意象,以及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歌、清朝诗人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的解读,探讨新疆在中国文学中的描绘、影响及文化交融现象,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北京大学教授廖可斌在讲解《西极天马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新疆各民族人民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反映了中原文化对新疆地区的影响。”陈才智说,新疆文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史悠久,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观众于雪飞带着12岁的女儿听了讲座,她说:“两位专家知识渊博,让我重新认识了文学里的新疆,更认识到新疆是一个文化积淀丰厚的地方。作为新疆人,我对古代诗词里的新疆了解不够深,回去要和孩子一起背诵《历代西域诗钞》,更深入地了解新疆的历史和文化。”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