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李牧时:风华永驻
2024-12-21 22:30:18 石榴云/新疆日报
夜读

75年,对一个人而言,或许是一生,但对一个不断成长、日新月异的报业集团而言,正是风华之年。


李牧时。本人供图

点击音频收听《李牧时:风华永驻》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来说,应该无人不知红山转盘,以及曾在转盘边上的新疆日报社。一直以来,这里都是乌鲁木齐著名的地标之一。

  多年之前,我曾是新疆日报一名网站编辑,虽然在这里只工作了短短两年,但置身其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新疆日报的权威、严谨。那段时间,我没有止步于编辑工作,而是积极参与到社会新闻评论的创作中,在《新疆日报》评论版发表过很多稿件,这对于我现在的编剧生涯来说,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后来,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我成为了一名电影编剧,但依旧没有改掉每天阅读《新疆日报》的习惯,甚至很多时候,这些新闻报道也给予我创作的灵感。因影片宣传工作需要,我常会跟新疆日报的记者交流沟通,他们采写的有关新疆电影的报道,我都会认真学习和体会。

  让我感动的是,石榴云/新疆日报的记者们对待每一次采访的态度都格外认真,这种敬业和专业的新闻素养,也一直是我心中的“新疆日报标识”。如在《歌声的翅膀》《昆仑兄弟》《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电影的拍摄和上映时,他们挖掘出许多银幕前后的故事,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手段呈现,让这些电影及其背后的故事,全面翔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和网友面前。

李牧时。本人供图

  就在今年夏天,我与剧组在喀什古城拍摄影片《巴扎喜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前来探班采访,我立刻有种“自己人”来了的感觉,便和他们一起探讨采访重点,帮助联系主创,提供采访便利……新疆日报记者的提问,句句都在肯綮上,调动着被访者的表达欲,快速拉近与被访者的距离,让其谈出自己掌握的关键信息,令我很是佩服。

  这次采访的报道很快就刊发出来了,丰富准确、流畅清晰、生动地还原了拍摄现场的真实场景。果然,无论走过多少岁月,新疆日报人过硬的新闻专业素养始终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得知新疆日报迎来了创刊75周年的大喜日子,让我为之欢欣的同时也愈加感慨。75年,对一个人而言,或许是一生,但对一个不断成长、日新月异的报业集团而言,正是风华之年。新疆日报在75年的岁月里,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告别“铅与火”,经历“光与电”,拥抱“数与网”,迈向“云与智”,始终秉承“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的理念,不断书写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在此,我愿为她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祝愿新疆日报蒸蒸日上,风华永驻,无论地处曾经的扬子江路1号,还是现在的鸿园北路500号,都能成为读者心中永远的“地标”!

  (作者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天山电影制片厂影视创作中心副主任)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专题通道)


主播:凌文

资深播音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