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考古拓荒人王炳华先生辞世 享年90岁
2025-02-07 20:09:53 石榴云/新疆日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梅报道)2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讣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因病于2025年2月6日在乌鲁木齐去世,享年90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王炳华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新疆考古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是新中国新疆考古事业从无到有、从沉寂走向辉煌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国际、国内丝绸之路考古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先生矢志不渝,将丹心倾洒于新疆考古事业的一生,践行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为新疆考古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王炳华先生的去世是新疆考古和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王炳华先生在小河墓地前留影。资料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惊闻王炳华先生辞世消息,感到万分悲痛。“1979年,由王炳华先生带队,我曾参与罗布泊古墓沟的考古发掘工作,受益匪浅。1985年,我又随穆舜英、王炳华先生作为第一个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了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考古机构,此次访问我们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考古机构交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他说,“王炳华先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地追求事业的学者本色,值得我们永远追思,我们将继承前辈遗志,永远怀念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吕恩国研究员说,解放初期,新疆考古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王炳华等人在当时条件艰苦、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兢兢业业地奔赴考古第一线,“可以说,新疆考古事业如今的发展,离不开王炳华等人努力和付出。”

  王炳华193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9年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两次获新疆“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2000年退休后,笔耕不辍,继续从事新疆考古研究工作。2005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1月王炳华先生在香港饶宗颐文化馆讲学。资料图

  王炳华先生一生致力于新疆考古研究、丝绸之路研究,为新中国新疆考古事业的开拓和推进作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他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长期坚持奋战在考古第一线,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多次亲自带队或参与了塔里木盆地、罗布淖尔荒原、吐鲁番盆地、天山北麓草原地带古代遗存和自然环境的科学调查。曾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高昌故城、伊犁河流域土墩墓、阿勒泰克尔木齐墓地、盐湖古墓、乌鲁木齐阿拉沟墓地、哈密五堡墓地、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孔雀河古墓沟墓地、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交河沟西墓地等多项重要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在担任考古所所长期间,大力推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强化多学科综合研究,极大推动了新疆考古研究的进步。他的研究为建立系统完整、资料翔实的新疆考古学术架构、深化丝绸之路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新疆,与中原大地看似相去遥远,实际却是地域毗邻、文明相通、命运与共,同属一家人,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考古资料揭示,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秦人’‘羌人’‘汉人’‘唐人’‘蒙古人’‘满人’等居住、活动,他们在开发、建设这片土地时,同样奉献过无尽智慧与诸多牺牲。”王炳华先生在2024年撰写的《瀚海行脚》一书的前言中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阿依排日·阿布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