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2月14日—3月1日,大型木卡姆主题晚会《木卡姆经典荟萃之且比亚特木卡姆》将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剧场连演6场。
2024年年末,该剧原计划演出6场,但开票之后,3000多张票便迅速售罄。不少观众拨打票务中心电话或是后台留言,表达观剧的期待。为了回应广大剧迷的呼声,这才有了这次的6场加演。
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2005年,木卡姆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经典荟萃之且比亚特木卡姆》就是选取《十二木卡姆》中的且比亚特木卡姆,遵循木卡姆程式和形态,进行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大型木卡姆主题晚会《木卡姆经典荟萃之且比亚特木卡姆》演出剧照。资料图
新疆原创剧目突出重围
今年春季,新疆演出市场很热闹,《四世同堂》、四海福临2025德云社张鹤伦·郎鹤炎相声专场演出等群星熠熠的各大演出接踵而来,《木卡姆经典荟萃之且比亚特木卡姆》,是如何突出重围的?
在91票务平台负责人巴方勇看来,这首先得益于新疆的文艺氛围。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美誉,木卡姆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文化艺术节、“新歌唱新疆”……一场场大型文化活动持续不断、精彩连连,新疆成为了艺术的海洋。
其次,得益于对演出市场的长期培育,翻看新疆的大部分演出票价,区间基本在80元至380元之间。这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实现的。让人们少花钱、看好剧、多看剧,文化惠民举措实实在在。
最后,是源于20年的期待。“20多年前,我们曾把十二木卡姆搬上过舞台,时隔多年,我们第一次把一部完整的木卡姆呈现在了舞台上。”新疆艺术剧院党委副书记、木卡姆艺术团党委书记王陈军说,以往,有关十二木卡姆的演出多半是选取片段,而《木卡姆经典荟萃之且比亚特木卡姆》遵循木卡姆程式和形态,完整展示一部木卡姆,“通俗讲,就是观众看完演出就知道它的调式是什么样的,结构包括哪些。”王陈军说。
购票看演出,凭票进剧场
过去,很多演出常常带有“惠民”性质,门票半卖半赠,如今能场场售罄,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国有院团面临着一场体制改革风暴。
该怎样摆脱对国家补贴的依赖?又当如何调动广大演职员的积极性?王陈军提出了一个观念:购票看演出,凭票进剧场。
“艺术只有与市场接轨,才能有生命力,我们希望盘活现有文化资源,增强走向市场和演出经营能力的同时,不断打造出原创精品赢得市场、赢得观众。”王陈军说。
2022年,木卡姆艺术团首次尝试与91票务平台合作推出《木卡姆印象》商演,第一场只卖出六分之一的票,一时间,各种争议传来。
“很多人都等着送票,甚至有的朋友给我打电话来要票。”王陈军有些无奈,但他深知,艺术是有价值的,值得人尊重,这个底线不能破。
每个人都是宣传员
酒香也怕巷子深。怎样才能第一时间把演出信息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来到剧场观看,宣传很重要。
“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排演花絮、宣传照,骨干演员还开设抖音账号,自发宣传。”王陈军说,没有经费宣传,艺术团的170名演职人员就是宣传员,不少观众看完演出后口口相传,这种现象吸引到了不少媒体主动来关注报道。
自第二场开始,《木卡姆印象》购票率逐渐上升,第七场时,一开票便售罄,因为市场反响强烈,最终不得不连续加演七场。
剧目海报。资料图
《木卡姆经典荟萃之且比亚特木卡姆》的观众中,年轻人占了一半,“我们还尝试过年轻人喜欢的网络现场直播,反响也不错,市场对文化艺术的认可,说明了这是一次坚持守正创新,不断用精品力作开拓艺术新境界的具体实践。”王陈军说,且比亚特木卡姆整体曲调欢快,主题表现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追求。这也是将它作为第一部木卡姆搬上舞台的原因。
市场化的认可也激发了整个院团的创作激情和演出热情,接下来,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还将打造《木卡姆恋歌(万桐书)》,从十二木卡姆中再选一部进行整理创排,“我们相信潜心打造精品剧目,就不怕没有市场。”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