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
2月18日,克拉玛依科技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油城印象·岁月流金”中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巡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前来观赏。
适逢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七十周年,近百幅油画以艺术之名,将戈壁油城的工业史诗、山河壮景与人文精神凝于画布,为观众展开一幅震撼的时代长卷。
2月18日,克拉玛依科技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油城印象·岁月流金”中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巡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前来观赏。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摄
漫步展厅,《风城油田》《中国石化基地1》《秋日白杨河》等一幅幅画作,集中展现了油田创业者“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豪情壮志,新一代建设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意进取,以及生态与科技共生的城市诗意美景。
这些作品诞生于去年10月,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带领国内知名画家一行19人,在克拉玛依开展了主题采风创作活动。他们的足迹遍布钻塔林立的油田腹地、机器轰鸣的石化车间、沧桑厚重的魔鬼城以及焕发新生的独山子大峡谷。画家们用手中的画笔勾勒“油城”血脉,用斑斓油彩书写岁月流金,这些写生作品是他们与这座城市的深度对话。
2月18日,克拉玛依科技馆,“油城印象·岁月流金”中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巡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前来观赏。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摄
“对‘新中国石油长子’——克拉玛依,我自小便十分向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拼搏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范迪安在采风创作时曾表示,无论是采油区还是炼油厂,都让他深感震撼,克拉玛依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态势非常鲜明。
克拉玛依一号井、独山子第一套蒸馏釜等遗迹,见证了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鬼斧神工的世界魔鬼城、雄奇险峻的独山子大峡谷、沧桑遒劲的胡杨林,以及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的独库公路等。这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致,都是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
2月18日,克拉玛依科技馆,“油城印象·岁月流金”中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巡展上展出的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摄
观众们驻足欣赏,细细品味每一幅作品。市民张彩霞说:“这些油画让我想起了父辈们的艰苦岁月,再现了这座城市的光荣历史和独特魅力,我为我的家乡克拉玛依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写生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如何捕捉克拉玛依从荒原到现代化城市的变迁呢?油画《千机涌动》的作者、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张娟说:“我本人是‘油三代’,父母从事石油事业,我自己也在油田工作,所以这个题材和我的亲身经历特别契合。我画的是油田抽油机,色彩比较强烈,通过点线面重新组合,想表达石油工业的宏伟壮丽。”
“艺术与工业的和鸣”是这次名家写生作品巡展的一大特点。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将钻塔、炼油厂等工业元素与艺术美感完美结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勇说:“这些作品,每个画家的视角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运用自己最擅长的创作技法,体现克拉玛依的热血与激情,以炽热的目光凝视荒原上崛起的奇迹,以细腻的笔触描摹戈壁中绽放的生机。”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