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儿童文学,一座亟待深入开发的“金矿”!
2025-03-20 19:29:11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 记者阿比拜

  近日,一场新疆、上海两座城市的线上线下“新疆儿童文学创作整体观察与思考”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广州、新疆等地的百余位儿童文学评论家、作家、研究学者、教育工作者、儿童阅读推广人等,一同探讨新疆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认为新疆儿童文学是一座亟待深入开发的“金矿”。

  该活动由新疆文联指导,《新疆艺术》杂志社、上海大学中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分体史研究”项目团队联合举办。

“新疆儿童文学创作整体观察与思考”学术研讨会新疆文联线下会场。李丹莉摄

  上海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谭旭东表示,近年来,新疆儿童文学经历了从薄弱到蓬勃的发展态势,涌现了李丹莉、郑莹、周智慧、吉尔等一大批优秀作家,还有《一封来自苏巴什城堡的信》《柯小驼漫游奇境记》《小羊驼蜜糖》等优秀作品。新疆儿童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让读者在书中感受到新疆特有的文化魅力与人文情怀,领略到这片土地的无限的希望与可能性。“这些年新疆儿童文学取得的成就,显示了新疆几代作家对儿童世界的热爱,以及对儿童文学这个独特的文学园地辛勤耕耘的情怀。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带来更加丰盛的艺术成果,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前景。”谭旭东说。

  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吴玉霞表示,作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新疆儿童文学正从“地域特色文学”向“方法论创新源头”转型。新疆儿童文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立足文化独特性与时代需求,通过创造性转化、跨界融合与系统性创新,突破语言传播壁垒、市场局限及技术应用短板,构建兼具地域特色、现代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发展路径。“这就需要通过激活丝路文明基因、拥抱数字文明浪潮、重构全球化叙事坐标,使新疆儿童文学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轻骑兵’,让新疆故事突破地域标签,升华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吴玉霞说。

  “以童真视角呈现新疆历史文脉、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多元一体文化,让其成为儿童认识新疆的一把钥匙。”首届天山文学奖提名奖获得者吉尔说。她的插图小说集《一封来自苏巴什城堡的信》就是以库车老城(化名苏巴什城堡)为背景,讲述非遗手艺的坚守与传承。书中地名源于真实场景的文学重构,情节融入新疆地理景观与人文特质,用童话语言展现古老技艺与人物命运的深层联结,折射出这片土地特有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多元性。“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每粒沙、每条溪都成为诗意符号,使新疆地域特征、民俗文化、梦幻气质跨越时空传递给成年人与儿童,让文字扎根土地,便能生发出超越文本的生命力。”她说。

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熊红久在研讨会上发言。李丹莉摄

  座谈会上,众多作家从科幻、历史等方面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文学感悟,大家都为新疆儿童文学未来发展方向建言献策。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熊红久表示,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相互依存、共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造就了新疆文化的丰富性与融合性。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为新疆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熊红久说:“未来需要发挥多方协作机制优势,共同关注支持新疆儿童文学事业发展,为新疆儿童文学建言献策,为新疆少年儿童构筑精神家园,为文化润疆注入文学力量,让天山南北绽放更加绚丽的童心之花。”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高洁]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