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疆丨在巩留跑步
2025-03-27 10:00:13 石榴云/新疆日报

品读新疆

远处有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峦

时而叠嶂起伏,时而舒缓柔美

分不清是特克斯河、巩乃斯河

还是伊犁河的支脉穿行在旷野中

不时有明镜般的河面像时间的印记若隐若现

在远方发光

点击音频收听《在巩留跑步》

  人到中年后,我爱上了跑步。每次出差,我都会多带一双跑鞋。和其他锻炼项目相比,跑步,不需要太多装备器械,也没有太多技术可言,是一个随时可以开始的运动。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拔腿就跑。适合跑步的城市,自然要道路平展,空气质量好。如果绿化也好、街道干净整洁、人群不密集,那就太理想不过了。
  去年深秋,我到巩留出差,在那儿跑步让我感觉进入了动画片的天地。
  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览无余的蓝。
  万里晴空下,两边繁茂的林带可谓新疆树木品种的大集合,苹果树、海棠果树、杏树、白杨树、白桦树、柳树……林带过去是一望无际的耕田。耕田里,向日葵、水稻、玉米、红薯、高粱……品种琳琅丰富。我心想,可能没有巩留种不出的农作物吧!较之于夏季草木单一的绿色,秋季植物的富足、鲜艳,让大地充满温暖和生命的力量。

  远处有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峦,时而叠嶂起伏,时而舒缓柔美。分不清是特克斯河、巩乃斯河,还是伊犁河的支脉穿行在旷野中,不时有明镜般的河面像时间的印记若隐若现,在远方发光。
  新疆北方秋季风干物燥,大多数地方,特别是旷野,一般此刻都已遍布枯朽的沉沉暮气,而通往巩留的这一路上却是清新明净的画面。不禁让人有胸襟开阔、血液沸腾之感。醺醺然,也忽然共情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借秋抒怀的那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巩留,哈萨克语为“托古斯塔绕”(意为九条支流),其境内丰沛的河流资源在全疆县市中榜上有名。巩留是被厚爱的,它的湿润在新疆这个离大海最遥远的境域内是罕见的。

  临近黄昏,小雨悄然而至,吃饱喝足后,我们窝在酒店聊天。聊到尽兴处,推窗听雨。六楼视野很好,俯瞰或者眺望,远近都是树木,树木泛出的艳丽秋色和红顶白墙的小屋点缀期间。依山傍水的巩留县城像是坐落在森林中。此刻,所有的声音消隐退去,就只剩下淅淅沥沥的小雨声。舍不得这簌簌的天籁之声,我和同伴直到天黑才关窗。以前出差的第一晚容易失眠,而巩留的这个雨夜,我们都睡得极好。
  第二天早晨,梦中醒来已是八点半,我穿好衣服鞋子就下楼。
  夜晚的小雨并没有带来多少寒气,太阳未全部露面,空气温润,跑步太适宜不过。又是周末,车少人少,马路宽阔平坦到奢侈,有一种跑马拉松时冲在最前面的开阔和自由。
  几百米之后,就到了一个公园门口。公园旁边有空气检测设备,通过一块电子屏显示着每时每刻的空气检测数据。屏幕不大,黑底红字显示着湿度、噪声、温度、大气压等十二个数据。我关心负氧离子指数,显示是3850。这个数据很优秀了。负氧离子也称“空气维生素”,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是对人体具有极好疗养功效的元素。负氧离子能净化血液,抑制血清胆固醇的生成,防止血管上的脂质沉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显示,空气质量根据负氧离子的浓度可以分为六级,低于600,对人体健康不利。而达到2100以上,则具有治疗和康复功效,对人体健康很有益。难怪,进入巩留后,总感觉心情莫名好,也许是心理暗示加上负氧离子的作用,我的步履顿时轻盈起来。

  此刻,巩留的天空是蓝色为主调,间有灰色、白色、粉红色和紫色……各种温柔的莫兰迪色交相辉映。南边,那拉提山脉势如剑挺的最高峰喀班巴依峰,雪色斑斓。巩留县里没有特别高的建筑,一年四季,在县域内看到雪山为背景的风景不是难事。
  一边雪山,一边朝霞,享受着视觉盛宴,不知不觉我就跑出一公里。
  塑胶的红色跑步道一直向前延伸。两边是草坪,不时有波斯菊、鼠尾草、百日菊等花卉装点。草坪里有树有花不奇怪,竟然有好多蘑菇。有才冒出来的,还有冒出多日已经枯萎发黑发干的。鸡腿菇,圆菇、平菇等几个品种的蘑菇,很多,好像是谁种植了似的。但路上的行人对此好像司空见惯,不像我一样大惊小怪。

  继续跑,离城市更远了,道路依旧平坦开阔。天又明亮了些,朝霞也更加绚烂,没有风,没有烈日,防风防晒口罩显得多余,摘下后,我大口深呼,决不辜负这负氧离子充足的空气。路边做工的人越多了,几个人在平整一块地,男的女的都有。也有人正合力从车上卸粪块。一个哈萨克族男人从车上扔下一袋子粪,一个汉族男人背起走几步倒入一棵棵树根部。那是一排火炬树。火炬树琴键一样整齐排列的叶子像羽毛,一到秋天红得分外妖娆。

  巩留的市容市貌维护得很好,大小花园随处可见,树木齐整,每一个叶片都像才擦拭过那么干净。好的环境滋生美的心灵。整座城市的整洁,是无数个普通人的参与维护的。
  路边有个不起眼的馕铺,馕坑热气腾腾,新疆人爱吃的皮牙子馕、牛奶和面的窝窝馕,满满当当地摆在案板上,熟悉的馕香味蔓延在四周。旁边是个水果店,自然少不了正是丰收时节的各色水果,品种丰富的葡萄一筐筐摆开。还有伊犁特有的“二秋子”苹果和香妃海棠果。一个男人买了新鲜热馕,大口吃起来,一边和买水果的店主说话。他是江浙一带人的口音,店主是甘肃口音。南方口音的男人说要给北京的女儿寄一箱二秋子。说完,他拿起一个二秋子放到鼻下,轻轻嗅着果香,露出满意的微笑。

  十点多,超额完成跑步任务的我返回酒店。在门口做着拉伸,我看向天空。绚丽的朝霞已梦一般地消失,高悬的太阳热烈地洒下水晶般的光芒。
  万物宁静明亮。巩留,又迎来一个天朗气清的好日子。
  文/王新梅


主播:刘侠

新疆文化艺术研究会朗诵艺术学会创作部部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郑欣然]
用户评论 (共0条)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