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张小宓
3月23日,在2025新疆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第六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第二届新疆博物馆技术和文物保护博览会(以下简称春博会)现场,来自全疆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指尖翻飞,捏出惟妙惟肖的面塑哪吒,将杏木块雕刻打磨成光滑的木勺……吸引着观众们“上手”体验,也吸引着旅游企业抛出橄榄枝谈合作。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打造了“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集市,邀请了21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蛋雕、泥彩塑、沙粒画、掐丝珐琅、锔瓷修复等21项非遗。
造型可爱的纸塑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张小宓摄
新疆旅游协会培训部副主任凯迪日耶·阿布都肉苏力在现场忙着对接,有不少景区景点想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住景区,也有景区景点、旅游企业想要量身定制特色纪念品,“这些以前在电视上的非遗项目,真切地出现在了大家眼前,现场感让更多人体验到非遗魅力。”
糖塑哪吒、面塑哪吒、卡通人物版泥彩塑的“幸福巴扎”……很多非遗项目打破了刻板的印象,变得时尚化,吸引着年轻群体。
市级糖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孝卿,在锅里轻轻搅动糖稀,手起糖落,不到2分钟时间,一个活灵活现的哪吒就做好了。还在一边晾凉定型,就有几个小观众抢着预订。
捏、搓、揉、捋、擀,点、切、刻、划,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怀元辰,将桌面上彩色的面团变成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跳舞的少女、骑毛驴的阿凡提、驯鹰的老人以及卡通版哪吒、敖丙,最吸引人的是一队骆驼。
怀元辰给小观众介绍面塑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张小宓摄
有人想要购买骆驼当给游客的伴手礼,也有景区邀请怀元辰去景区开工作室,现场制作面塑。“手机上添加了很多人,等展会后细细梳理再沟通。通过展会,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非遗,非常高兴。也希望通过游客,将它们带到全国各地。”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这门古老的手艺。 ”锔瓷修复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颜鹏力,指着展台上的作品,给大家介绍着“金银铜铁石木角”几大类锔瓷修复的作品。“很期待和景区景点的合作,通过研学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到锔瓷修复这项工艺。”
颜鹏力在介绍锔瓷修复的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张小宓摄
各地州市也带来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文创。在阿克苏地区展厅,来自柯坪县的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艾尔肯·吾甫尔,面前摆放着6种工具,刨、削、挖、打磨,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块杏木块就变成一把光滑的木勺。
有在景区开餐厅的负责人,准备大批量购买,也有来自武汉的旅行社,想要把体验木勺制作这项活动纳入行程,从被一把木勺吸引,开始详细了解柯坪县、阿克苏地区其他的美景美食。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宠。今年春博会上非遗也是一大亮点。
自治区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处长汤文说:“希望通过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热’起来。”在春博会上,一方面是鼓励大家进行非遗展示,推动国潮文化与非遗技艺创新性转化。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交流,激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文化创意创造活力,和各地景区景点、博物馆等单位合作,让非遗进景区,推出个性化非遗文创纪念品。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