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贾春霞报道)3月24日,新疆艺术学院美术馆“横屏视界 美丽新疆——生态科学摄影作品展”开幕。该展览由新疆艺术学院主办,通过展现该院退休教师国盾40余年的科学摄影作品,呈现了一场关于生态科学的视觉盛宴,吸引广大师生、摄影爱好者、自然科学研究者及市民前来参观。
《横屏视界 美丽新疆——生态科学摄影作品展》吸引众多观众。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作为新疆生态科学摄影领域的先行者,多年来,国盾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足迹遍布新疆各地,拍摄了众多新疆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画面,此次展览是他摄影成果的集中展示。该展以“横屏视界”为特色,作品涵盖天山冰川、荒漠绿洲、胡杨林海等新疆标志性景观。
西克尔丹霞的壮美,江布拉克麦海的辽阔,罗布泊雅丹的沧桑……走进展厅,一幅幅生态科学摄影作品或大气磅礴,或细腻入微,生动展现了新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每一张照片和文字记录着这片神奇土地的生态变迁,也让人们全面感受新疆自然生态的壮美与神奇。其中,展现胡杨千年生机的《胡杨风骨》组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组照片2024年入选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中心、北京山水丹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欧洲集邮协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世界文化遗产日40周年制作的首日封和邮票。
展览现场,国盾(中)为观众详细解读作品拍摄经验、生态知识等。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看到这幅赛里木湖作品,我想起了小时候我父母带我去游览赛里木湖的情景。”站在一幅拍摄于2000年的《赛里木湖原始景观》摄影作品前,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大三学生纳迪尔·亚利昆江感慨道,作品通过构图与光影完美结合,传递“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纯净与震撼。
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木亚赛尔·托乎提表示,此次摄影展以科学摄影为载体,传播生态科学知识,让更多人直观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种创新方式跨越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观众通过展览全面感受新疆自然生态的壮美与神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摄
展览还设置了互动环节。站在一幅幅作品前,国盾为观众详细解读作品拍摄经验、生态知识等,让观众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科学摄影的作用和功能。“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人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更多关注新疆的生态环境,为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尽一份力。”国盾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