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近日,新疆石河子大学教师孔苑苑在《流行音乐的历史风格与鉴赏》课上,即兴弹唱黑豹乐队经典作品《无地自容》的视频走红网络,其独具魅力的教学方式引发广泛关注。
“秒光”课堂背后的破圈密码
“选课那天,网吧里所有人都在打游戏,只有我们一群人挤在一起抢孔老师的课。”一名2023级学生回忆道。孔苑苑开设的《流行音乐的历史风格与鉴赏》自开课起便是校园“爆款”,学生甚至不惜在网吧拼网速争抢名额。课堂上,她将摇滚、爵士、布鲁斯等多元音乐风格融入教学,通过现场弹唱、互动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
为激发学生主动性,她设计了一条特别的课堂规则:迟到或交头接耳者需登台演唱。意外的是,这一“惩罚”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契机。有人提前一周苦练曲目,有人带着吉他、身着正装“卡点”进门,只为争取表演机会。“00后学生渴望表达,音乐给了他们勇气。”孔苑苑感慨道。
“成就学生亦是圆梦”
课堂之外,孔苑苑的脚步迈向更广阔的舞台。2014年,她与学生组成的组合夺得《中国好声音》新疆赛区冠军。如今身为教师,她更专注于托举学生的音乐梦想,其指导的学生亦在《中国好声音》新疆赛区荣获亚军。“学生站上领奖台,比我个人获奖更欣慰。”她坦言。
石河子大学“石榴籽”队参加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比赛时合影留念。图片由孔苑苑提供
她组建的石河子大学“石榴籽”队,连续三年作为新疆唯一代表队参加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比赛,《大美新疆》《青春兵团》《白杨礼赞》等原创作品将阿卡贝拉与新疆音乐元素融合,广受好评。“希望通过年轻人喜爱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新疆音乐的丰富内涵。”孔苑苑表示。
音乐教育的另一种答案
结课作业中,学生写下对音乐的全新认知:有人迷上阿卡贝拉的空灵,有人沉醉爵士的自由,也有人开始思考音乐与文化的联系。这让孔苑苑倍感欣慰:“音乐教育就是种下欣赏与热爱的种子。”
孔苑苑在上课中。图片由孔苑苑提供
未来,她计划将课堂延伸至音乐会现场,“如果课时与学校的演出或音乐会重合,教室就搬到舞台边。”在她看来,音乐教育需要打破围墙,让年轻人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冲击力。
面对“嗓子里住着黑豹乐队”的赞誉,这位黑豹乐队“铁杆粉丝”连连摆手:“差距还很大,我只是传递了对音乐的热爱,但能用音乐唤醒时代记忆,便是课堂的意义。”而对于“博流量”的质疑,她以一句“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淡然回应。
在孔苑苑的讲台上,音乐从未止步于音符。她始终坚信,音乐教育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而这座桥梁,正通过她和学生的努力,连接起更广阔的天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