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第一篇章——中华文化。”3月27日,古丽亚·努日不拉提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古丽亚·努日不拉提给参观者讲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成就。受访者供图
3月3日,霍尔果斯新疆形象展示平台(中华文化体验馆)开馆,27岁的她成为这里的一名讲解员,她也是霍尔果斯“国门百姓宣讲队”的组建者、《国门故事听我说》的创办者。
大学主修化学专业的古丽亚,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材料工程师。毕业回到家乡后,她发现当地百姓迫切希望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于是,她决定用自己在大学期间积累的宣讲经验,做党的惠民政策传播者——成为一名基层宣讲员。
“我发现老百姓对了解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政策需求比较多,就整理了百余条相关政策及解读,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宣讲,收到了良好效果。”古丽亚说。
古丽亚·努日不拉提给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受访者供图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让更多群众了解党的好政策,需要更多宣讲力量。”为突破宣讲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局限性,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古丽亚通过霍尔果斯好地方、霍尔果斯云平台及线下组织等多元途径,招募了30多名各领域宣讲爱好者,组建了“国门百姓宣讲队”,创办线上理论宣讲栏目《国门故事听我说》,将“独唱”变为“合唱”。依托“国门宣讲”品牌,打造“一元多级”宣讲矩阵,“丝路新声”“马背宣讲”“田园之声”等40余个导向正确、鲜活生动的理论宣讲子品牌应运而生,理论宣讲从原本的“单兵作战”转变为“集体作战”。
“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深入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从小事出发,让群众产生共鸣。”古丽亚说。
近年来,“国门百姓宣讲队”依托“国门宣讲”特色品牌,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10万人。
古丽亚·努日不拉提参加宣传讲比赛。受访者供图
随着霍尔果斯区位、政策优势的持续释放,古丽亚又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理论宣讲任务,撰写了面向企业的宣讲稿件20余篇,制作发布“青年干部对党说”“五免五减由我讲”等微视频30余条。创新摸索出理论宣讲对象化、分众化模式,打造了面向生产一线工人的“5分钟微宣讲”、针对企业职工的“15分钟微党课”宣讲品牌,并定期组织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青年职工、女职工、模范职工组成“流动巴士宣讲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00余场次,覆盖职工2万余人,为坚守服务一线的工人送去接地气、冒热气的精神大餐。
“我要给中外游客讲述不断传承发展的中华文化,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古丽亚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