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年的引洪封育,在护林员的悉心管护下,凋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12.45万亩风倒木如今已重获生机。曾经的“生命禁区”也成为了“胡杨天路”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点。
凋零在塔克拉玛干西部边缘的12.45万亩风倒木,如今已重获生机。地里夏提 摄
“ 张局长,我在风倒木区胡杨林又看见一群黄羊,六只大的,一只小的……”6月6日,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护林员库尔班·阿卜杜克热木拿出对讲机激动地向局长报告这一好消息。
巴楚县12万亩风倒木重获生机。地里夏提 摄
库尔班·阿卜杜克热木所说的胡杨风倒木区,位于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南41公里处的沙漠流沙区,该地最大风力可达10级。由于叶尔羌河流域下游缺水干涸,林区12万亩胡杨连片干枯,常年的风沙天气将枯死的胡杨刮倒在黄沙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绿色走廊”撕开了一个19公里长的缺口,致使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向林区推进5.3米,地表植被和野生动物销声匿迹,成为“生命禁区”。
常年的风沙天气将枯死的胡杨刮倒在黄沙里。地里夏提 摄
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张继翔说:“ 6年前,这里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胡杨风倒木区,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叶尔羌河下游断流、改道,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风倒木区12.45万亩胡杨林死亡。”
经过六年的引洪封育,在护林员的悉心管护下,逐步使林地生态得到恢复。地里夏提 摄
2019年以来,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结合胡杨林拯救行动,在风倒木区实施引洪灌溉项目,先后建拦洪坝、引洪渠、拦水坝14条,引入叶尔羌河水3000万立方米,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抬升地下水位。同时,随洪水向风倒木区播撒胡杨种子5吨、红柳种子25吨、草种25吨,通过钢丝网封禁,铺设草方格、安排护林员巡逻等措施,逐步使林地生态得到恢复。
现在,这个区域已有40%的枯树焕发生机。地里夏提 摄
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办公室王磊博说:“现在,这个区域已有40%的枯树焕发生机,1.8万亩红柳恢复,还新生出了甘草、枸杞、大芸等中药材,偶尔也能见到塔里木兔、黄羊、野鸡、狐狸、沙漠跳鼠和野猪,出现了沙退人进的喜人景象。”
目前,风倒木区已被巴楚县列为“胡杨天路”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点,铺就当地群众致富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南41公里处的沙漠流沙区。地里夏提 摄
巴楚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敏丽说:“我们计划招募爱心游客开展公益林认领活动,助力风倒木区的胡杨加快恢复,同时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巴楚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包雪梅 胡保钢 地里夏提 阿布都艾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