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的乌日木则格得村,66岁的宋清河不仅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农机大户和种植大户,还是村监会主任,他于1977年从山东初到新疆博乐,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博乐农业的蓬勃发展,并始终不遗余力地为这片土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月11日,记者见到宋清河时,他正和村监会成员在对棉花地进行面积测量。
宋清河说:“这些年,博乐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以前的路是坑坑洼洼,现在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棉花的种植渠道也从过去的手工劳动力,变成机械化,现在越来越好了。”
宋清河(左)正和村监会成员在对棉花地进行面积测量。
宋清河回忆起过去,感慨万千。他来新疆已经47年了,当初的棉花种植依靠的是传统的人力和简陋的工具,效率低下,收益微薄,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他自2012年起,陆续购置了采棉机、犁地机、打药机等先进的农机设备,大规模开展种植,成为了当地农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宋清河说:“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博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博乐的农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宋清河不仅自己走上致富的道路,还愿意把致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村民。
同村的马景伟,就深受其影响。曾经,马景伟因种植方法老旧,其种植的作物产量一直不高。在加入宋清河的合作社后,引入了新的种植技术和农机设备,大大节省了劳动成本,收入也连年翻番。
宋清河(左)和马景伟(右)查看农机设备情况。
鑫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马景伟说:“我从合作社成立就和宋叔一起干,他是我们这的榜样,他的经验和技术让我们少走了好多弯路,还帮着引进了新设备,去年棉花丰收,收入也不少,现在是越来越好了。”
说起自己的家庭,宋清河满脸骄傲。他的大儿子去年获得全国先进个人的荣誉,这份荣耀的背后,是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默默奉献。二儿子则勇敢地迈出国门,在乌兹别克斯坦种植棉花,将中国的先进种植技术和经验在异国他乡传播。
宋清河为博乐市学子讲爱国经典故事。
宋清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今,他更是主动配合各类宣传工作,深入中小学,讲述爱国经典故事,用自己的满腔热忱激励着新一代青少年为家乡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奋勇拼搏。
宋清河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盏灯,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杆旗,是旗就要招展,是灯就要闪亮,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当模范当先锋,祝愿我们美丽的博州更加繁荣富强、美好。”
(博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明瑞 通讯员 杨学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