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天成熟!和田沙漠温室水稻快繁实现突破
2024-09-09 17:30:31 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

  近日,和田沙漠温室快速繁育水稻迎来第三茬收割。温室大棚里,技术员带着农户精确测算产量,当亩产1051.5公斤的数字一公布,大家相互击掌祝贺。经过两年多的试验,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最终攻克了在沙漠温室条件下水稻快繁生长的关键难题。

  9月7日,记者在和田万亩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沙漠水稻快繁实验基地看到,现代化大棚里水稻茁壮成长,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这次快速繁育试种的是新疆的水稻品种“新稻1号”,实验基地面积近600平方米,经过15天的育秧期后,水稻苗就可以移植到栽培架上,75天后水稻就可以成熟,比大田栽培生长周期缩短一半。每年可种5茬,实现了快速繁育。

  “基地种植水稻每株多达十六七蘖,而大田只有六七蘖。我们做快繁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更新种子,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和更强的抗病抗虫能力。在和田,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过常见的稻瘟病等问题,这为科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科研助理袁泉说。

  在缩短时间成本的同时,无土栽培、垂直立体栽培技术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在这里,一亩地可进行3层种植,再加上人工光源智能LED补光照射,仅需两名工人就可完成种管收。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江涛介绍,基地为水稻提供了一个全营养液的栽培环境,并从第一茬开始一直在不断优化。通过氮肥的管理,让水稻的开花期进一步缩短。同时,针对不同生育期的光需求,在白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红光珠,提供更适宜的光照条件。

  沙漠温室快速繁育水稻技术,推进了国内水稻育种工作的进程,为育种专家提供实验依据。该技术的成功实验,意味着将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与和田自然条件类似的其他地区都可以实现快速繁育,将大幅提高全国水稻粮食作物生产效率。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说:“这种技术为未来水稻的快速繁育和加代育种起到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在沙漠温室条件下,我们可以进行多层立体栽培,单位面积产量可以达到陆地的20倍以上。同时,利用光热资源,我们的电能耗水平是植物工厂环境下的10%到15%,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因此,在南疆进行水稻的快繁意义重大。”

  (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典 阿卜杜拉·热杰普 裴淑梅)

[责任编辑:常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