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秸秆变口粮!英吉沙畜牧养殖迎来科技新“食”尚
2024-12-11 16:38:38 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

  近日,由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研发的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在南疆地区成功落地应用,让棉花秸秆成为牲畜的“新口粮”。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为英吉沙县推进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助力。

图片

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科研团队专家正在讲解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尹佳徽 摄

  12月9日,记者走进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良种繁育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收获的棉花秸秆进行发酵处理,1万吨经过发酵的棉花秸秆饲料,将在明年春季饲草紧张时为养殖的牛羊提供充足的饲料补给。

  新疆牧原大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建磊说:“制作好的饲料每公斤0.2元左右,以前饲喂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每公斤1元多,一年节约成本近100万。”

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运输粉碎后的棉花秸秆。尹佳徽 摄

  英吉沙县每年种植棉花30万余亩,90%以上棉秸秆直接还田,综合利用率不高。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以棉花秸秆为主要原料,配合使用甜菜粕、葡萄皮渣、微贮专用菌等辅料,经过窖池或裹包形式发酵后形成饲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势。今年,在石河子大学科研团队的支持下,英吉沙县率先建立了示范基地,科研人员现场培训并推广该技术,让全县更多养殖户受益。

  英也尔乡友谊村养殖户阿卜杜热合曼·艾比布拉说:“我们家养50多头牛,每到春天就需要买饲料,成本高、不好买,有了棉花秸秆,明年春天饲料不用愁了。”

  英吉沙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凯萨尔·萨迪克说:“通过这项技术,使养殖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可以扩大养殖规模,更好地满足市场供应,让畜牧产业做大做强。”

图片

养殖户正在用棉花秸秆饲料喂羊。尹佳徽 摄

  据了解,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科研团队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已经累计推广超过35万吨,今年在全疆设置了57个棉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示范点,示范推广棉秸秆微贮饲料14万吨,有效解决了当地饲草料短缺的问题,缓解了人畜争地的矛盾。

  石河子大学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科研团队负责人孙新文表示,计划5年之内使南疆地区1000个村1万余名养殖户受益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达到年指导使用量超过50万吨,使广大养殖户能够获得价格低廉又方便的饲草,提高养殖效益。

  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不仅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英吉沙县6家良种繁育中心、34家良繁小区、35000多户养殖户正有序引进该项技术,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丁坤 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外力 尹佳徽)

[责任编辑:陈定康]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