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庆盛世,万众欢腾闹元宵。2月12日是元宵佳节,乌苏市举办“祥蛇闹元宵 社火庆团圆”大型社火展演活动,1700名来自全市22个乡镇、街道的特色社火方队为各族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
展演现场,社火表演队踏着喜庆的鼓点、和着欢快的节拍,进行舞龙耍狮、跑旱船、扭秧歌等民俗表演,富有特色的草原文化、农耕社火、非遗、民族歌舞也融入传统社火表演中,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让围观的市民看得兴致勃勃,沉浸式体验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乌苏市民马婷说:“从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到欢快的秧歌,再到舞龙舞狮等精彩表演,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我们各族群众共同体验了这场民俗文化盛宴。”
小朋友王雅茹说:“社火表演太震撼了,现场热闹非凡,每一个表演都充满了故事性和艺术感。”
据了解,此次社火参演人员中年纪最大的76岁,最小的20岁,他们身着鲜艳的服饰,手持彩绸和扇子,步伐轻盈、动作优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展现了新时代农牧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乌苏市车排子镇威风锣鼓队队员韩光鑫说:“我们车排子镇参演人员有100多人,社火表演里有耍龙舞狮、威风锣鼓队及秧歌表演等,展现了我们车排子镇广大农牧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希望2025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家的日子红红火火。”
乌苏市古尔图镇社火队队员海近虎说:“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这次参加社火表演,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了独特的魅力。”
展演中,乌苏市甘河子镇龙腾狮舞方队将艾德莱斯绸装饰在龙身,不仅为传统舞龙增添了别样的民族韵味,更赋予了古老技艺传承活力;九间楼乡社火方队将耧车、犁耙、独轮车、锄头等农耕用具融入表演,展现了浓郁的田园气息;白杨沟镇社火方队以民族特色及非遗刺绣为主题,融入模仿动物和自然景观的元素,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火表演中,媒婆、八戒背媳妇、西游记等角色扮演的社火表演幽默诙谐,表演者在人群中穿梭自如,精彩的民俗表演将一个个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现场观众也被深深感染,共同沉浸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乌苏市甘河子镇龙腾狮舞社火表演队队员高明旺说:“我们手工制作了一条13米的长龙参加社火表演,我们感到非常激动,在展演中听到了市民热情的欢呼,感受到了各族群众喜悦的心情。”
乌苏市民马步荣说:“这几年的社火表演都特别精彩,我在现场通过直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铿锵的鼓点、欢快的秧歌、绚丽的彩绸、威武的龙狮……精彩纷呈的社火表演不仅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也舞出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乌苏市民朱发言说:“社火展演太精彩了,表演者精气神十足,一招一式都透着‘功夫’,每个队伍都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氛围浓郁。”
乌苏市民方雯说:“每年元宵节,我都会和亲朋好友来现场看社火表演,每一个社火队伍表演的都不一样,非常喜庆、非常热闹,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近年来,乌苏市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此次社火展演不仅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更是展示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契机。这些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韵味的社火节目,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乌苏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工团团长曾海涛说:“此次社火展演分别在乌苏市新城区和老城区三个点位开展巡游和展演,极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太极拳和太极扇及戏曲人物等表演为乌苏市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和节日的祝福。”
据了解,春节期间,乌苏市共举办17场次文旅消费节庆活动,参与人次7.46万人次,让广大市民更广泛、更便捷地观赏和参与公共文化活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乌苏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军 王德刚 任达志 刘剑平 马艳红 唐志阳 刘苏兰 许嘉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