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开学,托里县多拉特乡牧业定居学校无人机教室也热闹了起来。2月20日,10岁的“石榴籽”阿尔兰·赛力万和同学们又聚在一起练习无人机。
托里县多拉特乡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乎吉尔台村是托里县第一个牧民定居点,于1998年建成,同年9月,多拉特乡牧业定居学校投入使用,成为牧民家庭子女的教育枢纽。如今,又创下了托里县第一:建起了托里县首个无人机教室,让牧区孩子的科技梦想跨越地理阻隔,直冲云端。
阿尔兰·赛力万就是这里的一名小飞手,去年8月,他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4无人机精准操控比赛中获得了铜奖。
这个奖项的背后,有定居后生活富裕的家人支持,有大学毕业返回家乡的阿依本·特列克老师的指导,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最重要的是有国家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作为保障。
如今,学校的无人机教室已经有40多台各类无人机,在阿尔兰·赛力万的带动下,目前有50多人在这里学习无人机,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12岁。每当课外练习时,这些小飞手们就成为操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孩子。无人机缓缓升起,带着孩子们的梦想飞向广阔的天空。
(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 栾长缨 托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汪许东 周雪莲 达尔汗·达吾力 赵荣华 艾努尔·皮尔玛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