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伽师县英买里镇兰帕村,25岁的村医孜来帕夏·阿布都热合曼正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青春选择。
3月26日清晨,孜来帕夏一边为慢性病患者喀迪尔大叔测量血糖,一边叮嘱着用药注意事项。窗外胡杨新绿,窗内药香氤氲,这个距离县城25公里的小小卫生室,承载着全村1800余名村民的健康托付。两年前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系毕业的她,毅然放弃留在乌鲁木齐的机会,带着行李箱和医学典籍回到家乡。“城里多一位医生,不如村里多个健康守护者。”面对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村情,她许下“24小时生命热线永不停机”的承诺。
兰帕村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20%,慢性病患者近百人。为摸清村民健康状况,孜来帕夏背着装有听诊器、血压计和常备药品的“流动药箱”,用两个月时间走遍全村的角角落落。她将1800余名村民的健康信息录入“健康档案”,也记入了心里。去年寒冬深夜,村民传来急召,她骑车穿越戈壁滩救治高烧儿童的事迹,至今仍在村民中传为佳话。
“半夜孩子高烧,哭得不行,我给医生打电话,不到10分钟,她就来到我们家给孩子看病、给药,不一会儿孩子就好起来了。这种情况我们村很多,她是我们村随叫随到的120。”兰帕村村民努尔斯曼姑丽·哈力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她定期上门服务。村民阿提凯木·吐尔孙感慨:“小孜医生就像胡杨苗,越是在艰苦环境长得越茁壮。”
在村卫生室的墙上,挂满线上线下培训的结业证书。经常参加远程诊疗培训,不定期到县乡医院轮训,孜来帕夏的手机里存着10多个医疗交流群。“每当看到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听到老人们说‘血压控制住了’,就觉得所有的坚守都值得。”这位年轻的白衣天使,正用仁心仁术在伽师大地上书写着最美的青春诗篇。
如今的伽师县,像孜来帕夏这样的青春力量正汇聚成河。全县32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心电图机等设备,基本药物目录覆盖100余种常见病。县卫健委干部乔丽盼克孜·木太力甫介绍,通过构建“县带乡、乡管村”人才梯队,确保每个村都有大学生村医,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到老百姓心坎里。
夕阳透过卫生室的玻璃窗,映照着孜来帕夏忙碌的身影,也照亮了伽师乡村的健康振兴之路。
(伽师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合米提江·吐尔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