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傅廷栋院士工作站沙湾基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石河子试验站沙湾基地揭牌成立。
仪式上,介绍了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石河子试验站基本情况和傅廷栋院士工作站沙湾基地情况,双方共同为两个基地揭牌。
傅廷栋院士工作站成员、石河子大学教授张凤华说:“在此建立基地,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它的优势,一个就是从科研的角度,我们把一些盐碱地改良好的技术、模式,在这个地方进行展示,把成熟的技术也输送出来,让大家通过学习,把技术在全国各地适宜的地区推广应用。再一个,对沙湾市来说,盐碱地我们通过技术开发利用以后,可以更多地输出粮食和油料作物。”
据了解,傅廷栋院士是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油菜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沙湾基地将围绕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战略目标任务,筛选优化耐盐碱的油菜适生作物品种,让土壤得到合理“休养”,让更多盐碱地变为“希望田野”。
“跟院士团队一块合作,在他们的指导下,对盐碱比较重的区域,通过油菜进行改良利用,这个技术傅院士在全国各地,已经通过多区域的合作,效果也非常显著。第二个方面,开展水肥剂一体化,通过改良剂的应用,达到调控土壤的作用。第三个方面,我们想尝试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比如说,恰玛古这种耐盐碱作物,通过盐碱胁迫以后,它的黄酮类的物质反而提升了,品质大幅度提高。我们想尝试挖掘一些适合的盐碱地生长的作物,由此开发出一些盐碱地农产品。”张凤华表示。
此次沙湾基地的设立,也是沙湾市、石河子大学双方深化合作、携手共进的生动实践,将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搭建起新的平台,必将推动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今后,我们将加强与各位专家团队的合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加强现有盐碱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沙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亮告诉记者。
(沙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焦祖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