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风拂绿时,乌苏市各学校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在科技体验与文化传承中创新育人模式,为学生成长注入多元活力。
4月1日,乌苏市科普大篷车走进了乌苏市第四幼儿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和启发的科技体验。市科技馆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机器狗功能,介绍其原理、应用与前景。同时,通过互动机甲、VR眼镜体验及科普展板讲解,引发了孩子们极大兴趣。
大一班小朋友董嘉宸说:“春晚同款机器狗竟然也来了,还会做好多动作,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发明一个自己的机器狗。”
乌苏市第四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陆秀说:“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科技体验,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更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3月31日,乌苏市第五中学举行“同心筝鸣”主题风筝比赛,6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比赛设置“文化传承”“创意设计”“团队协作”三大竞赛单元,21个班105个参赛队各显身手。学生们创新地将中考誓言写进风筝,用民族刺绣装点尾翼……天空中,56个民族卡通形象风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风筝与传统沙燕风筝相互映衬,形成一幅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画卷。
4月1日,乌苏市第一中学举行了“筝舞青春·放飞梦想”主题风筝文化节,千余名师生共赴这场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碰撞的盛宴。
比赛开始时,100余只造型各异的风筝竞相腾空,操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参赛的风筝作品既有承载航天梦想的“蛟龙”号、传递环保理念的“绿动未来”,也有彰显班级特色的“弘毅之鹰”。
高一(1)班学生郭芯汝创作的“哪吒”风筝,以国风漫画元素搭配智能发光装置,放飞后引发现场师生阵阵惊叹。
“我将美术课所学的传统纹样与电路设计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科技光彩。”郭芯汝说。
乌苏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于金涛说:“我们将持续探索‘党建+文化’‘党建+科技’等育人模式,让红色基因在特色活动中传承,为民族复兴培养‘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的时代新人。”
(通讯员 阿依迪达尔 吴文文 刘志奇)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