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3月28日,昌吉市第二批10辆专用校车正式投入运营。此次新增校车将开通9条运行线路,覆盖昌吉市六工镇、滨湖镇、三工镇、大西渠镇、阿什里乡等6个乡镇,惠及302名学生。这批校车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昌吉市校车服务再升级,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此次投运的10辆校车均为亮黄色“大鼻子”校车,车身四周加贴反光条,显著提高了夜间行驶的安全性。车辆长约5米,车内设有29个座位,其中27个学生座位,1个管理人员座位,1个司机座位。校车车头采用独特的长头设计,前端安装了两根加长的后视镜,不仅增强了行驶安全性,还因其可爱的外观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大鼻子”校车。在安全设施方面,这批校车配备了车内外全程监控设备、GPS定位、倒车影像、警示灯、停车牌、逃生锤、应急门、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性能全面升级。车厢尾部还设有应急出口,以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学生安全无忧。在运营线路规划方面,各学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居住分布情况,规划设计了9条校车线路,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乘车需求。为了确保学生按时到校,校车制定了详细且合理的时间表,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发车和到达站点,让家长和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出行安排。
作为昌吉州教育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专用校车配备工作自2024年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管理规范”原则,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昌吉市第二批10辆专用校车的投运,是继2024年首批专用校车投运后的又一重要进展,将有效解决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难问题,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通勤方式。
在校车运营监管方面,昌吉市实行严格的校车驾驶员准入制度,配备随车照管人员,实现“一车一人照管”。校车落实“五定”管理,即定人、定车、定检、定线路、定时间,切实规范校车管理。同时,昌吉市教育、公安交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校车安全检查,确保校车安全运营。
当天,在昌吉市六工镇中心学校的发车仪式上,昌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北郊中队民警向学生们宣讲了乘坐校车的安全常识,告知学生们等车时要在指定区域耐心等候,不追逐打闹,上车后系好安全带,行车过程中不要将头、手等伸出窗外。
昌吉市六工镇中心学校校长陈建明说:“学校将加强校车的日常监管,定期检修车辆,召开安全培训会议,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校车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还将组织随车照管人员、驾驶人员开展岗前培训,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校车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家长们对校车服务的开通纷纷点赞。学生家长张女士激动地说:“以前总是担心孩子上下学路上不安全,现在有了校车,我们就放心多了。而且校车的时间安排很合理,现在孩子每天能多睡半小时,刮风下雨也不怕了,真的是太方便了。”
据了解,目前,昌吉市校车服务已覆盖全市6个乡镇,共有17辆校车运行在14条线路上,为607名学生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服务。未来,昌吉市将继续加强校车管理,优化校车服务,为孩子们的上学路保驾护航。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振江 通讯员 杨佳 杨斌 贾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