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的驾驶证到期了,今天能一起换吗?”3月27日上午,乌恰县托云乡牧民库尔班江·吐尔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该县公安局服务窗口,手里还攥着户口簿和身份证。户政窗口民警穆巴热克·斯力马吉笑着接过材料说道:“放心,今天全给您办好!”
1小时后,当库尔班江拿着崭新的驾驶证和更新后的户口簿走出大厅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以前换证要跑3个窗口等两天,现在就像巴扎上的烤包子——热乎乎地马上就出来了!”
顶层设计破壁垒,打造服务“新生态”
2024 年以来,乌恰县公安局党委将“一窗通办”列为 “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局领导牵头的专项改革小组,整合户政、出入境、交管等3个警种106项业务,打破部门壁垒。通过硬件升级,新增自助签注机、智能填表机等设备,实现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城区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6项高频业务下沉至基层派出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全科服务”。
乌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付熙皓举例:“现在我们要求民警必须掌握所有高频事项,就像医院的‘全科医生’。”
实现智慧导服系统落地。在乌恰县服务大厅设置双语智能导办机,群众刷身份证即可获取个性化办事清单。乌恰县黑孜苇乡居民古丽大妈体验后感慨:“这个‘铁盒子’用柯尔克孜语告诉我需要带什么材料,比儿子解释得还清楚!”
设置“容缺受理”温情机制。对9类非关键材料缺失的情况实行“先受理、后补缺”,今年以来,已为牧民、学生等群体办理紧急业务178件。
数字赋能打造“云上警务室”
在帕米尔高原腹地,科技力量正在突破地理屏障。走进乌恰县政务服务大厅,乌恰县公安局户政窗口民警蒋卜正引导群众使用“新疆公安微警务”小程序。通过线上平台,群众可完成户籍申报、车驾管业务预约等19余项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线上办理业务量同比增长186%,群众跑腿次数减少73%。出入境窗口创新“三表合一”改革,将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申请表合并,借助自助照相机、电子签名板等设备,办证时间缩短80%。个体商户张建军通过视频核验完成特种行业许可续期:“就像网购一样方便,根本不用停工跑手续。”
“马背警务”变身“家门口的派出所”。2024年以来,乌恰县公安局波斯坦铁列克派出所民警骑着马、背上警务背包、扛着相机、装上白布、卫星通信设备,每月深入6个行政村8个牧场,开展“马背警务服务”,为偏远牧区牧民办证送证等。3月19日,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乔尔波村小尚亥牧场牧民吐尔地·阿不都热合曼在牧场“马背警务服务点”办好了身份证,他不断表示感谢并说道:“以前要去160公里外的县城,现在民警们骑马进牧场来办,这份温暖送到了心坎里。”
“跨省通办”解民忧,架起服务“连心桥”。乌恰县公安局推出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工作调动户口迁入等14项业务“跨省通办”。2024年以来,已成功办理560余笔异地业务。四川务工人员王先生通过线上提交材料,3个工作日便完成了夫妻投靠落户手续。“以前两地跑至少花半个月,现在坐在家里就办妥了!”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跨省通办”带来的真切便利。
闭环管理筑牢服务“生命线”
为确保改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构建起立体化监督体系。在乌恰县政务服务大厅显眼位置,乌恰县公安局“办不成事”窗口格外醒目。这个由党员民警轮值的特殊窗口,自2024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群众难题135件。72岁的买买提·依明因行动不便,民警携带移动设备上门办理身份证,临走时还贴心留下24小时服务卡片。通过推行“周末不打烊”“绿色通道 ”“送证上门”等举措,今年以来已提供预约服务67人次,开展上门服务45次。
“好差评”数据建模。将群众评价纳入绩效考核,倒逼服务质量提升。系统显示,窗口服务满意度从2021年的83%跃升至98.6%。此外,乌恰县公安局不断优化警企协作流程,邀请物流企业、商超代表担任“体验官”,对照企业标准再造多项服务规范。顺丰速运乌恰网点工作人买买提居马·吐尔逊评价:“现在补办快递车通行证比我们分拣包裹还快!”
自2024年3月“一窗通办”升级以来,乌恰县公安政务服务呈现“三升三降”态势:窗口业务量同比上升46%,群众满意度上升15.6个百分点,网上办件率上升至82%;群众跑动次数下降71%,办理时限下降64%,投诉量下降91%。
(通讯员 沙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