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通讯员 雒杨雪
4月3日,在布尔津县杜来提乡草原二村的2600亩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区,一幅充满科技感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一架无人机在农田上空盘旋,依托AI人工智能系统,结合实时影像、耕地图斑等数据成果,动态分析耕地现状及变化情况。
4月3日,在布尔津县杜来提乡草原二村2600亩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区,无人机依托AI人工智能系统,动态分析耕地现状及变化情况。加尔恒·阿热帕摄
“无人机遥感可实时获取全面的农田空间信息,优势远超传统方法。高清数码相机航拍影像可实现农田基本空间信息的识别判定,空间构型技术提升了研究精度,AI的引入更是提高了空间分辨率,让农田监测更精细、智能。”布尔津县杜来提惠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国民说。
记者了解到,该智慧农业项目不仅有无人机监测,还新建了1座智慧农业村级指挥中心,完成2套滴灌系统自动化改造,配套了首部水泵远程监控及安全预警系统、精准全自动施肥系统、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安防及农作物生长监测系统、田间灌溉自动化系统等。通过这些智慧农业设施,能精准获取土壤、墒情、水文等农业资源信息,推动农业环境综合治理,助力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草原二村党支部书记刘宝林告诉记者,借助空间地理信息、遥感等技术,AI智能设施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监测、预警和产量评估水平,增强了农业应对自然环境风险的能力。同时,合理规划用工、用时、用地,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组织化和劳动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草原二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成立“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工作站,组建由20名懂科技、会种植的党员构成的党员服务队,下设农业专家组、基层技术组、党建示范组。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利用智能叶龄诊断、智能气象监控、无人机飞巡、质量追溯等农事辅助系统,为全村种植户科学种田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粮食生产监测、预警和产量评估水平。2024年,草原二村玉米、食葵亩产量增长5%至10%,总产值增长约12.6%,亩均效益提升7.97%。
刘宝林说,下一步,党支部计划生成智慧项目与党员管理思维导图,通过大数据遴选和分析,结合种植数据处理种植结构、农事管理等信息,为种植户提供精确的农作物长势、病虫草害等信息,以及整地、补苗、施肥等管理建议,让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具体、深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