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法追剧丨以法之名 守护“不完美受害人”
2023-07-27 16:36:13 石榴云/新疆法制报

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海报。

  石榴云/新疆法制报记者 龚彦晨

  近期,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热播,剧中故事源于一起第三方匿名报警的案件,讲述了律师林阚接受嫌疑人委托,凭借出色的职业素养和前置调查,最终推翻被害人赵寻指控的故事。法律事实与个人情感立场产生的冲突,令林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剧中,大成集团董事长成功与助理赵寻发生了性关系。对于成功是否涉嫌强奸,赵寻报警前后态度一直摇摆不定,像赵寻这样的“不完美受害人”权益如何保护?在此,晓法想先请律师带大家了解几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强奸。

  新疆昌年律师事务所律师谷雨表示,强奸是一种违背被害人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行与被害人进行性交的强制性行为。强奸行为的实施者通常采取某种足以使另一方无法反抗、不敢反抗或是不知反抗的手段,违背对方意志与其强行进行性交行为。

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剧照。

  强奸行为侵犯了被害者的性权利,剥夺了其性选择权或性自由权,造成其身体与精神的巨大伤害,严重损害了被害者的人格尊严。因此,强奸是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此外,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二人以上轮奸的;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正因为强奸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因此对强奸行为的认定是定罪量刑的关键。如果认定错误,让施暴者逃脱法律制裁,或让无辜者背上罪名,都会造成恶劣的后果。

  那么,强奸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谷雨介绍,强奸行为的认定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违背妇女意志,即被害人在不同意的情况下与行为人发生性关系。

  违背妇女意志,一般以被害人是否有反抗行为作为判断标准,例如肢体反抗、语言拒绝、求情、呼救指责等。

  除此之外,对违背妇女意志的判断,还应该考虑发生性关系的时间、环境以及被害人状态等,不能单纯考虑被害人是否反抗。例如,被害人因身体患有疾病无法反抗,被行为人袭击导致昏迷后无法反抗,被行为人灌醉或迷晕未进行反抗,或者被害人因为害怕、恐惧等原因未进行反抗,在这些情况下,行为人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也会被认定为违背妇女意志。

  而被害人的作风、生活习惯、是否有违法行为,这些不能成为认定违背妇女意志的标准。

  第二是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

  暴力,是指对被害人进行殴打、捆绑等手段,强迫被害人与其发生性关系。

  胁迫,则是指利用语言、行为或其他手段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不敢反抗的。

  谷雨介绍,胁迫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对被害人进行威胁,也可以通过第三者进行威胁;既可以是口头胁迫,也可以是书面胁迫;既可以以暴力进行威胁,也可以以非暴力进行威胁。

  其他手段,则是指除暴力和胁迫之外的手段使被害人不知抗拒、不敢反抗或者不能抗拒的手段,具有与暴力、胁迫相同的强制性质。例如,将被害人灌醉实施强奸,利用被害人患病无力反抗实施强奸。

  赵寻立场的摇摆,使警方无法确定成功是否存在强奸行为,而赵寻也因此失去了警方的信任,面临种种非议。

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片段。

  如果遇到性侵,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谷雨表示,如果遇到强奸,案发后应第一时间报警,尽最大可能保存证据。“例如案发时自己所穿的衣物、反抗时留下的痕迹、对方的体液等,都是重要的证据。”

  谷雨提到,案发后第一时间报警,也可间接证明行为人的行为违背了被害人意志。如果赵寻在民警第一次调查时,没有否认成功的行为是强奸,那么日后她的维权之路也许会好走很多。

  此外,如果实施强奸行为的是熟人,被害人还应该保存好与对方的聊天记录,特别是案发后的聊天记录或电话录音。熟人作案后,可能会提出通过金钱补偿使被害人放弃报警的要求,这些在日后公安机关侦查时,都可以作为证据。

  谷雨提示,在保存证据的同时,切记不要与对方私下达成和解或接受对方的金钱,否则会被对方反咬一口,将强奸行为说成双方自愿甚至是被害人敲诈勒索,给维权造成阻碍。

  赵寻的遭遇令人唏嘘,也给大家敲响警钟:面对性骚扰时,要摈弃含混暧昧的态度,勇敢说“不”,坚定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郑旭磊]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