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育波给那仁巴特一家送去粽子。通讯员 余磊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 通讯员 芦胜磊
一把粽叶,包裹层层清香;一捧艾草,招纳百福安康;一抹藏蓝,守护万家平安。
6月9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哈尔墩边境派出所米里其克边境警务站站长孙育波为辖区群众送上“平安粽”。
米里其克边境警务站位于兵团第五师87团,辖区有6万亩夏草场。每年3月至9月,牧民们聚集在这片草场放牧、生活。
当日10时许,孙育波像往常一样沿着边境线巡逻。在距离牧民别里泉特家一公里处,他看到一只小马驹脖子上缠着铁丝,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赶忙从工具包里拿出钳子,将铁丝剪断。
38岁的孙育波在警务站工作19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他从小马驹身上的记号判断,其主人应该是别里泉特。
“大哥,你家的小马驹是不是丢了。”孙育波拨通电话询问。
“就是的,一晚上都没回来,正准备去找。”别里泉特说。
两人很快碰面,查看小马驹状态良好后,别里泉特不停地向孙育波道谢。
“这里有35户牧民,8000余头牲畜,每户牲畜身上都有记号,有的是号码,有的是符号,我基本都记下来了,遇到走丢的牛啊羊啊,都能准确找到主人。”孙育波告诉记者。
刚与别里泉特告别,孙育波就接到一通报警电话,两户牧民因饮酒发生纠纷。
到达现场后,孙育波了解到,阿某和朋友喝酒时,不小心用脚绊了一下对方,两人为此吵了起来,差点动手。见二人还处于醉酒状态,孙育波让二人回家醒酒,等酒醒后再处理。很快,双方家属将两人带回家。
趁午休时间,孙育波拎着粽子前往87团团部走“亲戚”。
62岁的玛尔江和11岁的孙女小依(化名)一起生活。2022年,在一次走访中,孙育波了解到老人的儿子因病去世,儿媳改嫁,老人独自照顾孙女,生活困难。
“从那天开始,孙育波就经常来家里,换煤气、扫院子,给孩子辅导作业,他就像我的家人一样。”玛尔江说。
下午,他又走了一户“亲戚”——牧民那仁巴特。
“他是这里的牧民,也是一名护林员,一年四季都住在这里,无论是法治宣传还是调解纠纷,他都愿意跟我们一起去,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孙育波说。
一进屋,孙育波就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粽子,可那仁巴特却变脸了,他说:“小孙,你每年都给我们送粽子,可连一次饭都没在家里吃过,今天必须在我家吃饭。”
“好好,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一起吃粽子过端午。”孙育波笑着说。
去年以来,孙育波共化解各类纠纷4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像那仁巴特这样的“抱怨”,孙育波听了不少,他总是在大家需要的时候出现,解决完大家的诉求后,就默默返回警务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