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枸杞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受访单位提供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 通讯员 刘洋
7月,红艳艳的枸杞鲜果在枝头摇曳,令人沉醉。“中国枸杞之乡”精河,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期。
在精河县,枸杞是一张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更是当地公检法司重点保护的对象。
7月14日一大早,精河县公安局永集湖派出所副所长高乃拿着一叠合同模板,走进精河县托里镇旦达盖村枸杞地。正值枸杞丰收季节,他要为农户提示销售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给大家送上“定心丸”。
“叔,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呀,你看这枸杞都挂满枝了。”
“小高,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问你今年的买卖合同该咋签呢!”
高乃赶紧拿出合同模板,递给这片枸杞地的主人齐自旗。
“这个合同好,条款清晰权责明确,很实用!”齐自旗说。
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0.3万亩,总产量占到全疆的70%以上。目前,精河县已形成以托里镇为核心,八家户农场、茫丁乡为两翼的枸杞绿色标准化示范区核心种植带。
枸杞种植业是托里镇的优势支柱产业,每年6月开始,枸杞收获季,因采摘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多了起来。2023年5月,永集湖派出所成立“红枸杞”调解室,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全力纾解烦心事,为当地发展“枸杞经济”营造良好环境。
6月初,种植户李某与王某因地界问题产生纠纷,“红枸杞”调解室民警查询资料、走访村民,明确土地边界,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7月2日,村民张某和韩某因枸杞采摘工资结算问题引发纠纷,民警将他们请到“红枸杞”调解室,摆事实、讲道理,问题解决。
这几日,还有一支“法律志愿者”服务团活跃在精河县各个枸杞企业,为经营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支队伍是由精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组成,每年他们都会定期到枸杞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围绕企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经营者答疑解惑。同时,该院积极畅通司法服务渠道,优化枸杞企业投资者保护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枸杞收获的季节,从八家户农场到托里镇,一条总长60里的枸杞长廊,拉近了行人和枸杞地的距离。精河县枸杞协会副会长、精河县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精河枸杞”品牌保护义务观察员刘东经常会徜徉于枸杞长廊中,倾听枸杞种植户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5月22日,精河县人民检察院成立公益诉讼助力 “精河枸杞”品牌保护联系点。如今,联系点已成为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信息共享、资源保护、推进品牌保护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精河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闫昆旺说,检察院将继续依托该联系点,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打击侵犯精河枸杞品牌权益的违法行为,守护好“精河枸杞”品牌。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